1960, 3(7):4-7.
摘要:北京地区的砂土主要分布在潮白河、永定河、温榆河及大石河沿岸,以大兴、顺义、通县、密云、房山、昌平等县最多。据土壤普查的不完全统计,京郊砂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左右(未包括280,533亩的砂丘、砂壠),这种土壤属于低产地,密云地区农民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风砂薄地干河沟,十年种麦九不收;靠山山不绿,靠河没有水,靠地吃菜糠。”
1960, 3(7):8-10.
摘要:在北京洪积扇的边缘局部低洼地段上,分布着一种农民称之为泄汤土的土壤,这种土壤以平谷县城关、峪口等公社地区为多,根据该县土壤普查初步统计,全县泄汤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左右。这里所称的泄汤土包括群众所称的鸡粪土、楔子土等。
1960, 3(7):11-12,3.
摘要:浙江金华专区约有五百万亩可以利用的红黄土丘陵,在地势比较平坦、水利条件良好的地段,有广大面积已经开垦成为水稻田,农民称这种土壤为水田黄泥筋,即红壤母质水稻土。
1960, 3(7):13-14,7.
摘要:在黑龙江省,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兴凯湖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全省所有白浆土约占垦区总面积的28.6%。该区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炎热。
1960, 3(7):15-18.
摘要:今年的农业生产大跃进是在去年的大跃进基础上继续跃进。农业生产“八字宪法”中,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在生产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蒙金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简约谈谈为什么蒙金地能长好庄稼?以及怎样创造蒙金地。
1960, 3(7):18-20,31.
摘要:深耕能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土壤的熟化,因而提高了作物产量,但是一般认为伏耕、秋耕较好,春耕是否可以?应多深?春耕对迅速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又如何?是大跃进以来提出的新课题。本试验是从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关系,综合的加以探讨研究,以明确春深耕对土壤肥力以及作物增产的作用,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1960, 3(7):21-22.
摘要:川中简阳、乐至、安岳一带地区,大部为丘陵起伏。这里的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而集中,耕地都存在一定的坡度,因而冲刷比较严重,土层瘠薄,不能保水保肥,影响农业生产。
1960, 3(7):23-23.
摘要: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性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高速度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解决无电力和水压设备下的土肥养分化验分析工作,给按土划方,因土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我所土壤肥料研究室房裕国、郭辅民同志,刻苦钻研,大胆试验,在水压抽滤的基础上经过改装创制成功不用电力和水压设备下新的抽气过滤装置,比水压抽气过滤提高工效5倍。
1960, 3(7):24-26.
摘要:解放后,在党的科学技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工作者在有关细菌肥料的研究工作方面已做了多方面的努力,虽然研究工作还有待继续向纵深方面发展,但是,可以肯定细菌肥料在生产和使用上,已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1960, 3(7):28-28,31.
摘要:黄荆(又名荆柴)、胡枝子是两种野生绿肥,我县满山遍野都有。
我所在三都、回龙、沿溪等公社的调查,用黄荆作绿肥,采集容易,肥效很高,且能改良土壤。
1960, 3(7):29-30.
摘要:自从1959年华北平原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部分低洼易涝盐硷地区实现河网化后,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事实证明:华北平原实现河网化,可以较彻底的根治水灾、旱灾和土壤盐渍化的为害,并能促进农业多种经济的发展。
1960, 3(7):30-31.
摘要:1.种植水稻后,一般田面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情况下,水田中盐分的浓度(即单位体积土壤溶液中的含盐量)较旱田低,因此种稻所允许的土壤最大含盐量就较一般旱作为高,例如青铜峡灌区水稻生长正常时土壤允许最大含盐量为0.27-0.54%(0-20厘米土体中平均含盐量),小麦则为0.26-0.31%,高粱为0.20-0.35%,马铃薯为0.10%,一般地区只要进行冲洗,使20-40厘米的土层中的含盐量降低到0.1%,即可种植水稻;在种稻过程中又可使土壤中盐分逐渐被淋洗,故可使盐硷地得到边利用边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