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17(6):281-289.
摘要:土壤物理学是研究土壤中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及其变化的一个学科分支。包括研究土壤中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土壤热传导和转移,土壤空气的保持和与大气进行交换,土壤固相颗粒的组成及其不同排列,土壤力学性质、电磁性质及其变化等。
1985, 17(6):290-318.
摘要:土壤分类是根据反映土壤形成的土壤特征特性及不同土壤相互之间在发生上的联系对土壤类型所作的科学区分。任何一门科学的分类都是各该学科科学水平的反映。
1985, 17(6):319-322.
摘要:在黄淮海平原封丘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中,全磷含量很丰富,可达0.12~0.15%(以P2O6表示,下同),但土壤有效磷却很低,一般在3~5 ppm(0.5M NaHCO3提取,下同),远不能满足作物高产需要。因此,施用磷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1985, 17(6):323-325.
摘要:河南地处黄淮海大平原的西南部,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43%,耕地约一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2%。是我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
1985, 17(6):326-328.
摘要:华北平原一直被认为不缺钾,近年虽有一些钾肥效果的报道,但看法并不一致。为此,自1979年开始,对我县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做了钾肥试验,取得一些结果,现报告如下。
1985, 17(6):328-328.
摘要:C. M. Reynolds等人研究了耕作、采样深度和风干与否对尿素分解(即产生NH3和CO2)速率的影响。他们在美国三个州的放牧地和耕地上采集深度为0-2.5厘米和0-15厘米的土样各22个,测定了田间湿润的和风干的样品的尿素分解速率。
1985, 17(6):329-334.
摘要:在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中,微生物数量分析是一项基本的测定项目,也是研究工作者用以判断土壤性状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的测定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真实情况。
1985, 17(6):334-334.
摘要:N. T. Basta等人提出用一种快速、准确和精密的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的交换性盐基。主要步骤是,用1 M醋酸铵的中性溶液提取土壤中的交换性盐基,提出液在400℃灼烧30分钟,残存物溶解在5mM HCl中,用Dionex 10型离子色谱仪进行交换性盐基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