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19(2):57-61.
摘要:1986年8月中下旬,我有机会到西德汉堡参加了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这次会议有82个国家,1500名代表参加。我国代表团有31人,加上已经在西德的14人,共45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出席国际土壤学会会议人数最多的一个代表团。
1987, 19(2):62-67,112.
摘要:塿土是我国主要的耕种土壤之一[1],在黄土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塿土是在暖温带森林草原条件下,经人为耕耘熟化发育而成。剖面构型可区分为耕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层四个大层段,其理化性质和生产性能差异较大,供磷强度和容量不同。
1987, 19(2):68-72.
摘要:西藏察隅县是我国毗邻印度、缅甸的一个边陲县,县内主要河流察隅曲,系由桑昂曲和贡日嘎布曲(下称贡曲)二支流在零零通汇合而成。贡曲零零通至本锥段,在海拨1500-2400米的河谷地区,气候适宜茶树生长,土地条件也比较好。
1987, 19(2):73-78,72.
摘要:最近十多年来,利用遥感数据清查地球表面各种资源的分布方面,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而利用遥感数据估计这些资源的数量,则相对说来进展较缓。因为后者的难度较大。
1987, 19(2):79-83.
摘要: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已知道土壤中一部分氮系以固定态铵态存在,但一般认为,这部分氮难于为作物所利用,因而它较少受到注意。
1987, 19(2):83-83.
摘要:以往采用pH4.0、1N醋酸缓冲溶液浸提法来评价水稻土中可给态硅的含量。这种方法所得结果往往偏高,而且与水稻的含硅量没有相关性。
丁昌璞 , Ceccanti B. , Maria De Nobili
1987, 19(2):84-85.
摘要:本工作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培养过程中紫云英和稻草的水溶性有机物质的碳、氮、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和二价硫的变化,同时也对挥发性有机酸作了观察。
1987, 19(2):85-87.
摘要:氮素化肥一次基肥深施,是指高梁、玉米等旱粮作物早春作垅时,将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用的化肥一次施八耕层,这一施肥方法是我市施肥制度上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几年来我们的多点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基肥一次深施(简称基施)方法简便,效益显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1987, 19(2):88-90.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不缺钾土壤上种水稻,无需施用钾肥。经过我们几年的小区和大田试验表明,尽管土壤含钾丰富,但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根系活力的衰退,土壤中有毒物质的积累影响了钾的吸收,植株体内钾的含量仍感不足,从而使钾氮比失调,所以施钾仍有必要。如果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喷施两次钾肥,一般可增产稻谷一成左右。
1987, 19(2):91-96.
摘要:土壤水分传感器是监测农田水分状况的有效器件。它既可用于检测土壤水分状况,提供灌溉信号;又能配接在自动灌溉系统里实施灌溉自动化。由计时器控制的灌溉系统国外已有商品供应[1]。国内也有类似的装置在运行[2]。
1987, 19(2):96-96.
摘要:受日本国政府环境厅的委托,日本土壤协会自1978至1982年五年间进行并完成了日本的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该协会于1984年初向环境厅提交了“委托业务结果报告书”。该报告书共200多页,内容比较丰富。
1987, 19(2):97-100,104.
摘要:质量控制图首先是在工业部门为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部门也大力开展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1987, 19(2):101-104.
摘要:应联邦德国李比西大学的邀请,从1986年8月9日至9月20日在西德进行了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考察。先后参观了有关大学的研究所、试验农场、土壤侵蚀研究站、水土保持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区及褐煤矿区土地整治等。
1987, 19(2):105-107.
摘要:原联合国粮农组织水土保持处处长、比利时科学家杜德(R.Dudal)教授应邀于1986年9月5-6日在南京土壤研究所作了三场题为“世界土壤图的土壤分类系统”、“热带土壤管理”和“世界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学术报告。
1987, 19(2):107-107.
摘要:砂姜黑土的农业物理性状不良,耕性差、土壤僵瘦,被列为低产土壤。影响农业生产的直接因素是旱、涝、薄、僵、碱。
1987, 19(2):108-112.
摘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会同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9月12-22日在南京举办的一次小型的“土壤结构研讨会”已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