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19(5):225-230,235.
摘要:土壤膨胀和收缩是自然改变土壤物理环境的一种特殊行为。水稻土有水旱两作过程,土壤含水量将在饱和和风干两个极端范围内变化,由于膨胀或收缩土体的容重、机械强度、通气性以及持水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对根的生长、机具在土壤上操作以及土壤管理都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根据太湖地区土壤的试验结果进行讨论。
1987, 19(5):236-240.
摘要:硫和磷都是油菜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大量元素,而且是比较敏感的元素。据报导,欧洲一些国家冬油菜在成熟时吸硫总量可达到53-98公斤S/公顷(7.1-13.1斤S/亩),不同生育期植株中硫(S)的含量为0.67-1.81%;在这同时吸收的总磷量可达25-51公斤P/公顷(3.3-6.8斤P/亩),不同生育期含磷(P)为0.68-0.80%。
1987, 19(5):241-244.
摘要:地(市)级土壤图是在县级土壤普查成果图的基础上,经过若干制图技术处理缩编而成的中比例尺土壤图(1:10万至1:25万),是反映地(市)级土壤普查成果的重要内容。
1987, 19(5):245-248.
摘要:比表面是土壤的一项重要特征。它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土壤保持和供应作物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土壤结构状况等。但是,这一重要的土壤肥力特性,在我国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比表面测定方法不及测定阳离子交换量那样简便易行。
1987, 19(5):249-252.
摘要:讨论影响土壤中化学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因素的文章虽时有报道[1-3],但它们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讨论的。本文拟将数理统计中的多元分析技术——聚类方法——用于研究湖南省境内土类和母质对土壤中Cu、Ni、Co、As四个元素含量的影响程度。以不同土类不同母质的土壤样品为观察单元,以元素含量为观察指标的聚类结果表明,土壤中元素背景值主要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而受土壤类型的影响则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1987, 19(5):253-258.
摘要:杭嘉湖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的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多熟制的发展和施肥量的增加,对该地区的粮食增产是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多熟制发展后,土壤浸水时间延长,干耕晒垡的机会减少,土壤出现粘闭、起浆、僵硬,水气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农村肥料结构发生了变化,化肥用量愈来愈大,而有机肥的比重日益减少。
1987, 19(5):259-264.
摘要:新村位于苏北滨海垦区的中部,距黄海30公里。其气候特征、土壤质地、水文地质、作物布局等与垦区基本一致,具有代表性。垦区土壤在成土过程中直接受到海水浸渍,属原生盐土。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土壤质地轻,易返盐。为了探索滨海盐土改良的新途径,加快治理垦区盐害和渍害,从1975至1982年,我们在新村进行了竖井排水改良滨海盐土的试验研究。
1987, 19(5):264-264.
摘要:本文将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施肥对土壤的影响,以直观地揭示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性质的不同影响。
1987, 19(5):265-267.
摘要:镉是具有高度毒性,又常易以危险的含量水平进入人类食物链中的一个有害元素。土壤中镉的自然本底含量是环境卫生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正确判断土壤污染及评价危害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1987, 19(5):269-271.
摘要:白散泥田是我县境内一种质地粘重,养分贫乏,宜种性窄,宜耕期短,耕作质量差,酸性较强的低产土壤。对此类土壤进行合理改良,有利于粮食增产。本文就白散泥的形成、生产性能、低产原因及改良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987, 19(5):271-272.
摘要:土壤化学环境中磷的迁移,转化和固定主要取决于磷在其中的吸附与解吸,沉淀与溶解等物理化学平衡。研究土壤及其组分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有助于揭示磷进入土壤后的归趋。
1987, 19(5):273-275.
摘要:用气量法测定土壤中的CaCO3含量,其准确度虽不如重量法高,但由于气量法简单迅速,因而使用仍较广泛。
1987, 19(5):276-278.
摘要:1985-1986年间,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学交流协议,我再次与该委员会所属土壤化学研究所和Udine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有机会参观了有关研究所和大学,与上次访问比较,对他们近年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印象。
1987, 19(5):278-278.
摘要:1987年6月25至28日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农学会、江苏省核学会和江苏省原子能农学会在南京联合召开了以农口系统为主的全国中子测水技术学术讨论会。
1987, 19(5):279-281.
摘要:环境污染和毒物学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oxicology)于1986年9月9日-11日在香港举行,我应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Dr.M.H.Wong的邀请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这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学院(Hong Kong Baptist College)和生物科学亚洲协作纲(Asian Network for Biological Sciences)共同组织,主要目的是在于交流已作为生物圈整体部分的“外来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布、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反应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