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21(3):113-119.
摘要:本文通过与世界土地资源对比,详细论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合理利用途径。并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将全国分成8个土地利用区。
1989, 21(3):120-124.
摘要:本文对黄淮海平原的自然资源的特点,农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综合治理旱、涝、盐、沙、薄等灾害的措施和已取得的成就作了概括性的论述。
1989, 21(3):125-129,142.
摘要:“稻田以水带氮肥深施技术”对现有水稻施用氮肥方法作了改进,它将稻田施肥与水分管理结合起来,使表施的氮肥随水下渗带入土层中,减少了氮肥的损失,提高了氮肥的增产效果和利用率。1987年在浙江省进行的13个小区示范试验和4个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技术与常用施肥法相比,可以减少1至2次追肥,节肥率30%以上,增产率约7%,每亩增产稻谷25-30公斤。
1989, 21(3):130-134.
摘要:用电超滤(EUF)技术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的解吸速率,最大解吸量(a0值)及EUF-P各组分,并与Olsen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磷的解吸作用可用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其a0值大于Olsen-p并与植株吸磷量呈显著正相关;EUF-p各组分与Olsen-p及植株吸磷量均有很好的正相关,其中以0-30分钟的EUF-P与大麦植株吸磷量相关性最高。
1989, 21(3):135-138.
摘要:在红壤地区栽培绛三叶草,接种根瘤菌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作物根际效应、土壤含水量及根瘤菌自身的耐酸能力是影响根瘤菌在该土壤中存活的主要条件。
1989, 21(3):139-142.
摘要:本文对茅山北部地区的国土资源特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经济的措施作了全面的论述。认为茅山能成为具有发展农业、林业、乡镇工业和旅游业的地区。
1989, 21(3):148-150,157.
摘要:在土壤普查工作实践基础上,对皖西黄土岗地的地貌特征、黄土母质的分异情况及黄土母质下土壤形成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两种黄土母质(原积黄土和运积黄土)条件下形成土壤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
1989, 21(3):151-153.
摘要:在川中红层紫色土丘陵区中、上坡的贫瘠坡耕地上,进行了坡地改梯田的定点对比试验,研究了坡改梯的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养分变化及作物增产、经济效益等情况。
1989, 21(3):154-157.
摘要:试验表明,施肥对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团聚体的形成和代换量以及水稻产量均有明显的有利作用。
1989, 21(3):158-159,162.
摘要:本文依据植物生态学的某些原理,参照文献中有关草原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计算草原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8个公式,以及公式中涉及到的系统中立枯向凋落物归还量、残落物消失量、从活根向死根的年转移量和地下根系的降解速率等的计算公式。文章用循环图表示养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1989, 21(3):160-162.
摘要:本文探讨了用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的简易推算方法。由Penman干燥度公式计算年、月干燥度间按确定土壤水分状况等级,公式中的E0值取水文站E601蒸发器实测值,或由气象站20cm口径蒸发器实测值经折算而得。根据当地土温与气温的相关性,由气温资料推算年平均土温和冬夏季土温差,从而确定土壤温度状况等级。
1989, 21(3):163-166.
摘要:经作者修改后的Tessler连续提取方法,对22个土样的10种金属元素的5个组分——交换态金属元素、碳酸盐态和专性吸附态金届元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金属元素、有机物结合态金属元素及硅酸盐态金属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提取法,除对M0的测定结果不够理想外,其余9种元素的精度均较好。
1989, 21(3):167-168,147.
摘要:重量法或容量滴定法是测定土壤或天然水中钙含量的经典方法。但容量法中有时由于样品混浊或带有颜色,使终点难以辨别,以致误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