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23(5):225-226.
摘要:本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创建节源高效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并简要叙述了它的主要内容、目标及实施措施。
1991, 23(5):227-230,245.
摘要:文章从土壤学-土壤圈学乃至圈态学的角度,阐述了土壤电化学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课题。
1991, 23(5):231-235.
摘要:作者研究了6种土壤去除游离氧化铁前后在不同pH时正电荷、负电荷和净电荷以及净电荷零点(ZPNC)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红壤都带有相当量的正电荷。土壤经去铁处理后,正电荷大量减少或消失:5种红壤在高pH时出现对Cl-的负吸附;5种红壤的负电荷在实验pH范围内(3-7.5)较原土明显增加。去铁处理使净电荷零点(ZPNC)明显降低。
采自昆明由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红壤与上述不同,去铁后负电荷稍有减少,净负电荷变化很小,对Cl-未出现负吸附。
1991, 23(5):236-240.
摘要:本文以砖红壤、红壤和黄棕壤为供试土样,研究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状况、酸度以及氧化铁的含量对亚硒酸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量以还原态高于氧化态,但速效态Se是氧化态高于还原态,而潜在有效态Se则是还原态高于氧化态;(2)随土壤pH升高,土壤对亚硒酸盐吸附量降低,水溶性Se增加,交换态Se降低,而潜在有效态Se变化则不明显;(3)土壤中氧化铁对亚硒酸盐的吸附及其有效性右着重要的影响。
1991, 23(5):241-245.
摘要:研究证明,本文推荐的改进施肥技术能显著减少稻田氮肥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但在高肥力土壤上,以及在过量施用氮肥时,改进的施肥技术的增产效果则不显著。
1991, 23(5):246-252,256.
摘要:本文根据黄山土壤的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讨论了黄山土壤的分类问题。认为黄山从基带的准红壤向上依次为准黄壤、腐棕土,局部地方有潜育土。
1991, 23(5):253-256.
摘要:研究了西藏林芝地区砂壤土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随土壤利用状况及施肥水平而异。
1991, 23(5):257-262,270.
摘要:利用隔网分室盆栽方法,将土壤分为根系吸收区和菌丝吸收区,以白三叶草为供试作物,定量测定了VA菌根菌丝对土壤璘和锌的吸收量及磷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菌根的侵染率显著提高了植物磷锌含量。根外菌丝吸磷量随菌丝吸收区施磷量上升而迅速增加,但锌的吸收量变化不大,说明菌丝对磷和锌吸收之间无密切关系。
1991, 23(5):263-268.
摘要:逐步判别适用于事物属性的两类及两类以上的多类别判别,广泛应用于地质、气象、医学、经济、农业等领域[1-2],①,但在国内土壤学界应用还不多。本文根据红壤、黄壤、黄棕壤的一些剖面分析数据,将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判定土壤类型归属方面作些尝试。
1991, 23(5):269-270.
摘要:目前,我国稻田多施用碳酸氢铵和尿素,但碳铵的氮素利用率不足30%,尿素的利用率虽略高,也仪为30-40%。而施入稻田中的氮肥残留于田面水中的损失量却十分可观。为了减少氮肥在稻田中的损失量,朱兆良等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内推行了经改进的稻田氮肥施用技术[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1, 23(5):272-272.
摘要:作者比较研究了水稻土和旱地土壤胡敏酸(和新形成胡敏酸)的氮素形态分布,并对胡敏酸水解液中铵态氮的来源、水解性未知态氮中非α-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和非水解性氮中N—苯氧基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供试的土壤胡敏酸有3组,同组胡敏酸提取自发育于同一母质且地块毗邻的水田和旱地(或自然土壤)的表土。新形成胡敏酸也分为3组,同组胡敏酸提取自pH条件相同但水分状况不同的稻草腐解产物。
1991, 23(5):273-274.
摘要: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对紫云英和稻草培养液中分解产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它与土壤作用后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
1991, 23(5):275-277,27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双离子选择电极研究铅离子吸附动力学的新方法。误差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用于研究铅离子在土壤中或水体悬浮物中的吸附动力学也许是可行的。特别是适用于研究5分钟以内完成的快速反应。
1991, 23(5):278-280.
摘要:土壤化学家们常用Al2O3和活性碳分离和纯化分离了胡敏酸后的酸性腐殖溶液中的富里酸。用活性碳分离腐殖酸溶液中的富里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彭福泉,1984)。早在40年代,Forsyth(1947)用活性碳吸附柱,研究了富里酸的分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