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25(2):57-59.
摘要:1992年6月22日至7月8日,笔者有机会在三峡库区进行了首次的短期考察,收获确实不小,特别是参观了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坝——葛洲坝,深感工程之浩大,意义之深远。
1993, 25(2):64-67.
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一些土类的钾素固定作用。结果表明,以高岭石为主要粘粒矿物的土壤,其钾素固定不明显,随着土壤粘粒中2:1型矿物的增多,固钾作用增强。干湿交替有利于钾素固定,陪补阴离子对钾素固定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固钾量与CE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粘粒含量的关系则视粘粒矿物组成而定。
1993, 25(2):68-70.
摘要:对黄淮海地区潮土进行的磷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粘粒含量和CaCO3含量是影响潮土吸附磷能力的主要因素;潮土对磷的吸附随质地而异,其顺序是淤土 > 二合土 > 砂土。潮土的吸附特性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相当吻合。潮土磷的解吸量与磷的吸附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吸附的磷越多,解吸的磷也越多,但是解吸磷占吸附磷的百分率不一定越高。磷的解吸量的相对大小也是与土壤吸磷特性密切相关的。
1993, 25(2):71-74.
摘要:研究了黄棕壤、红壤、黄壤、暗黄棕壤4种地带性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与其生物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并且有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1993, 25(2):75-78.
摘要:究研表明,在杭嘉湖平原区实行大麦-玉米-稻(或大麦-西瓜-稻)新三熟制,导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下降。一旦恢复老三熟种植后,土壤有机碳、氮又趋于积累。与老三熟种植相比,新三熟种植制土壤的松结态腐殖质含量高,紧结态腐殖含量低,故松/紧比值大;土壤松结态腐殖质氧化稳定系数(KOS)低,紧结态氧化稳定系数(KOS)高;土壤的通气空隙、传导孔隙量高。而土壤容重、抗压强度、土壤收缩率低。新三熟制有利于养分释放和供给,减少杂草等优点。
1993, 25(2):79-82.
摘要:初步研究了南京市郊区黄棕壤剖面的颗粒组成、孔隙状况等结构特性及持水性能等,并探讨了耕作措施对改良该土结构的效果问题及6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土表结构形态的影响。
1993, 25(2):87-92.
摘要:测定了15个土类的Zn,Fe,Ni,Mn,Cu,Co,V,Pb,Mo,Cr的5个组分:1.交换态;2.碳酸盐态和部分专性吸附态;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有机物结合态;5.硅酸盐态。讨论了这些金属元素各5个组分的含量及其占全量的百分率与pH、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解释了植物表现出元素缺乏或中毒反应的某些土壤条件。
1993, 25(2):93-97,111.
摘要:作物对肥料不同配合比例的反应,在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的表现不完全一致或相差悬殊,因此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有必要研究肥料配合与环境互作引起的作物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变化,以期取得最佳的配比及对环境互作具有广泛适应性、稳定而高效的方案。
1993, 25(2):98-99,82.
摘要:红壤是强酸性土壤,一般不宜种植麦类等不耐酸作物。因此,在红壤开垦初期,通常作水田用,以促使土壤酸度下降和复盐基化,作物产量也随之上升。
1993, 25(2):103-103.
摘要: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壤,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地。
1993, 25(2):104-107.
摘要:对应用中子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可靠的标定曲线、合理监测点位置和适当增加测点数量对降低测量误差是十分必要的。
1993, 25(2):108-111.
摘要:土样经碳酸钠及氧化锌混合物碱熔、热水提取。以银基汞膜为工作电极,铂丝为辅助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电压为+0.25伏处淀积2分钟,然后由+0.25——0.6伏方向反向扫描,溴、碘的亚汞盐分别在+0.1伏和-0.25伏附近溶出,可同时测定溴、碘两种离子。可检出土样中0.5mg/kg的溴和0.2mg/kg的碘。
1993, 25(2):112-113.
摘要:三氯苯是化学工业和合成农药的重要原料。在国外,三氯苯被列为必须监测的土壤污染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