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27(1):1-5,11.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西北干旱区自然条件特点;干旱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石膏正常干旱土,盐积正常干旱土和石膏高寒干旱土等主要类型干旱土壤的分布、理化性状以及主要诊断特征;并根据干旱土壤资源开发受水热因素制约、易盐渍化、沙漠化,后备土壤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特点,提出了其开发利用的途径。
1995, 27(1):6-11.
摘要:乌什谷地水旱轮作中的水耕作用是引起灌淤土成土过程和成土特征变异的主要动力。形成的人为土具有灌淤表层的全部诊断条件,其变异主要表现在:活性Fe2O3增多,耕层至心土层达4克/千克以上,占土壤全Fe2O3的10%以上,心土层下呈减少趋势;铁的晶胶率耕层低,而心、底土中显著增高,Kh值(层段晶化度/表层晶化度)1.3~4.5之间;多数剖面有锈斑;耕层下均有鳞片状结构,不具有双重熟化和双重淋淀层段。本文中将该土命名为“渗育型灌淤土”,建议作为灌淤土新亚类列入土壤系统分类中。
1995, 27(1):12-16,27.
摘要:对不同紫色岩组形成的土壤,在不同地面坡度、不同径流小区面积,以及其它降雨径流等因子等12项因子的主成份分析表明,土壤流失量主要同产生径流的降雨次数、最大一次降雨径流因子有关。这些因子构成第一、二主成份,并显示70%以上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径流小面积大小和地面坡度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约占25%;另对降雨径流因子和坡度因子所作的分析表明,降雨径流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约达80%,径流含沙量和坡度因子的累计贡献约20%。可见,在坡面土壤流失中,降雨和径流因子具较大的权,其数值占总权值70%以上。
1995, 27(1):17-22.
摘要:研究了山东暗色粘性土的腐殖质特性、粘土矿物组成和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变异性。探讨了各养分性质与其它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暗色粘性土的腐殖质组成中以难分解的胡敏素类物质为主,土壤矿质胶体以蒙脱石类膨胀性粘土矿物为主。土壤由此而表现出其通透性差、耕性不良和有效养分缺乏的肥力特征。
1995, 27(1):28-34.
摘要: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平原盐渍土地区节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小麦的需水关键期的供水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灌水次数和降低灌溉定额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并且有利于土壤水盐动态的调节;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佳节水灌溉方案,可以节水40-75%。
1995, 27(1):38-42.
摘要:研究了两种盆栽红壤不同石灰和硼水平下,对土壤有效硼和油菜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石灰对油菜钙、硼平衡和钼营养的影响。
1995, 27(1):56-56.
摘要:本文研究了红壤-油茶系统中油菜对尿素氮的利用率,氮素的损失程度,以及养分平衡对它们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和尿素的增产效果,以及不施磷、钾、硼肥和增施稻草对它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