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27(4):169-172.
摘要:本文对土壤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的原因作了分析。作者认为,土壤是-个丰富的地下物种库、种子库和基因库,保护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95, 27(4):173-177.
摘要:本文研究了太湖流域不同的水分状况水稻土剖面的主要发生层对铵和磷的吸附-解吸特性,探讨了发生层间表面性质的差异及其与水分状况的关系。
1995, 27(4):178-181.
摘要:在实验室用土柱对发育于红砂岩的红壤进行了NH4-N、NO3-N淋失的研究,不同处理的土柱每天用蠕动泵从土柱顶端加去离子水120ml,持续92天。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NH4-N、NO3-N淋失量均很低,并以NO3-N略高。施用尿素后,NH4-N和NO3-N淋失均有-定的增加,但NH4-N的淋失量增加较多;Multiple(多种肥料的混合)处理的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KNO3处理的,NO-N淋失很快,淋失量也很高,NH4一N的淋失在淋溶后期亦有所增加。
1995, 27(4):182-185.
摘要:对经生物耗竭后的8种土壤的研究表明:它们经过自然风干后,土壤的层间钾能自然释放而使交换性钾得到部分恢复,但耗竭程度愈烈,恢复能力则随之下降;经淹水或湿润处理后,土壤的交换性钾反有较大程度的再固定;而干湿交替处理后,能促进低施钾水平土壤中新固定态层间钾的释放,高施钾水平土壤中交换性钾的进-步固定。生物耗竭使土壤的固钾能力增强,但白土及黄泥土土壤的固钾率仅19-46%,新固定态钾易被作用再利用;而黄潮土及鸭屎土的固钾率则上升到55-74%,新固定态钾较难再利用。耗竭土壤的固钾强度与代表土壤供钾潜力指标的缓效钾值及土壤供钾容量(EUF-K-80℃)与数量(EUF-K-20℃)比例的EUF-KQ值均有很好的相关。
1995, 27(4):191-194.
摘要:本文讨论了我国主要类型土壤中氟的含量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讨论了氟在土壤部面中的分布、迁移图式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的关系。
1995, 27(4):195-198.
摘要:对比研究了两种水分条件下的土壤胡敏酸以及新形成胡敏酸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1.水分条件对胡敏酸的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2.胡敏酸酸解残渣中的氨基酸组成和第-次酸解液的有明显的不同;3.胡敏酸中已检测出的各类氨基酸氮量占全氮量的一半以上。
1995, 27(4):199-202.
摘要:黄绵土坡耕地连续12年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氮肥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不显著,施磷肥效果较好,氮和磷配合施效果更好;有机肥与氮或与氮,磷配施,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并可减缓土壤肥力的衰退。
1995, 27(4):203-205.
摘要:本文研究了棕壤、潮土、褐土3种土壤上大棚栽培后土壤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全盐量明显较对照增加,而且随种植年限增加,盐分含量更有增加的趋势;在离子组成中Cl-、NO3-、Ca2+、Mg2+、HCO3-与全盐量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HCO3-与全盐量呈负相关,而其它离子与全盐量呈正相关。
1995, 27(4):206-209.
摘要: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江苏省农用耕地有8224万亩,其中一级占1.5%,二级占15.5%,三级占37%,四级占36%,五级占10%。
1995, 27(4):210-212.
摘要:尿素是我国主要氮肥品种,它的利用率略高于碳酸氢钱,一般为25-45%,提高尿素氮的利用率仍是一项重要课题。
1995, 27(4):213-215,209.
摘要:研究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对夏甘薯的增产作用基本上是等肥等效的;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对夏甘薯品质无显著不利影响;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夏甘薯以亩施氯化钾10-15kg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