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30(1):1-6.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类土壤富含氧化铁,其中以游离氧化铁为主,其游向度反映出一定的地带特征。在所研究的土壤中,氧化铁和氧化铝是带可变正电荷的氧化物型表面,而氧化硅是带可变负电荷的表面。红壤类土壤氧化物表面具有专性吸附功能。氧化铁的含量及其活化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对铜离子的专性吸附。Zn、Ni和Co几种离子共存时,土壤对其吸附量均比它们单个存在时吸附量高,反映出离子间的协助作用。
1998, 30(1):13-19.
摘要:在回顾酸性棕壤分类进展之后,着重阐明了代表土壤剖面的基本性质,诊断层与诊断特性,从而肯定了酸性湿润淋溶土的设立,最后探讨它在湿润淋溶土亚纲中的地位及其亚类的划分与检索。
1998, 30(1):20-26.
摘要:用详实的资料论述了低丘红壤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平衡特点,讨论了水分平衡的评价原则,灌溉水数量及作物需水的初步预测,并提出了调控水分循环和平衡的一些具体措施。
1998, 30(1):27-30,46.
摘要:讨论了高寒地区寒冻雏形土两个主要土类草毡寒冻雏形土和暗沃寒冻雏形土的持水特性及影响因子。寒冻雏形土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其植物根系分布层(0-20cm)饱和含水量为79.8-143.7%,田间持水量可达33.7-99.6%;且暗沃寒冻雏形土的持水能力高于草毡寒冻雏形土。寒冻雏形土的高持水性能主要与其高有机质含量、低容重有关。
1998, 30(1):31-35.
摘要:研究了低硒茶园土壤施硒、叶面喷硒后茶株吸收和富集外源硒的特性,探讨低硒茶园生产富硒茶的途径。茶园土壤施硒后,茶叶含硒量增加缓慢,增幅小。大田推广时硒的施用剂量应为0.25kg/hm2。在早春以此量施用,当年春、夏、秋茶含硒量可提高至0.15-0.25μg/g。茶园喷硒生产富硒茶应结合茶叶生产季节。头茶开采前一月喷硒100-150μg/ml,可使当年头茶含硒量提高至0.3-0.7μg/g;在春茶的整个生产季节最好不要喷硒;喷硒应集中有夏、秋茶,此时若气候适宜,可喷硒100μg/ml.茶叶含硒量可达μg/g,若气温高、雨量少,喷硒浓度宜为50μg/ml,茶叶含硒量可达2-2.5μg/g。
1998, 30(1):36-39,42.
摘要:对培肥14年的稻田土壤硒的测定结果表明,耕层有效硒的年变化与Eh值年变化相似,呈周期性交替。有效硒含量顺序为:冬种期 > 早稻期 > 晚稻期。土壤全硒随稻田剖面的加深而减少。稻田水耕熟化可使耕层全硒积累和有效硒含量提高,水耕淋溶作用使耕层硒下移并在B层淀积,B层的有效硒也高于A层。不同耕作方式稻田的全硒和有效硒的剖面分布规律大体相同,其差别在于淋溶强的硒分异较大,淋溶弱的硒分异较小。
1998, 30(1):40-42.
摘要:通过对福建漳浦金刚山土壤垂直分布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风化淋溶状况、粘土矿物组成、铁铝水合系数及淀积层粘粒交换量等属性随海拔高度升高呈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属性为山地土壤分类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山地丘陵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998, 30(1):43-46.
摘要:在分析建国以来江苏土壤耕作技术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轮耕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轮耕是江苏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1998, 30(1):47-47.
摘要:多元微量元素肥料系由淮阴市土肥站研制的,含有锌、硼、锰、铁、铜、钼、镁和硫的新型配方肥料(商品名称为发侬牌中华肥精)。经在水稻、玉米、小麦、花生及棉花等作物上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现简报如下。
1998, 30(1):48-50.
摘要:研究了两种TDR仪在红壤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红壤性质对TDR仪测定土壤含水量的精度有影响,不经过重新标定,Trase系统的精度在5%以内,FOM/mts的精度大于5%。经过标定后Trade的精度还可提高。
1998, 30(1):51-52.
摘要:本文用离子色谱法直接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和NO2-,为避免土壤中氯离子对测定NO2-的干扰,采用载银树脂直接加入试液中除氯。在选定条件下含氯量50μg/ml的标准试液经除氯处理,氯残留量<2μg/ml。用2μg/mlNO3-和0.5μg/mlNO2-进行标准回收试验.回收率分别为100%-105%,88%-98%。
1998, 30(1):53-53.
摘要:氮是作物最重要的一种营养元素,但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源。
1998, 30(1):54-56.
摘要:人为耕作和其他扰动形式影响下的土壤性质(腐殖质、结构)及其演变趋势、人为土壤的分类问题,以及人为作用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定量研究,将是国际土壤学界在一段时间内人为土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其新趋势反映在工业废弃地上人工造土的工作和对古人为土的研究。由于古人为活动在土壤中留下了许多痕迹,通过土壤学的研究可以指示当时人为活动的强度和广度。第15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土壤考古专题的设立也同样反映了这种趋势。我国在人为土分类方面的研究不论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无疑均处于国际领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