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30(2):57-63,69.
摘要:施肥(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是扩大物质循环、提高粮食产、质量和保持土壤肥力所不可缺少的。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国内外的实践业已证明,在所有增产因子中只有施肥量与粮食产量呈直线相关关系(R=0.9431**)。1981-1990年间我国肥料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从37%上升到50%,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粮食对肥料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大。到我国入口达到16亿(2050年前后)时粮食的总需求量为7.2亿吨,即到2050年的粮食总产量要比1996年多2.3亿吨。在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科学施肥是实现粮食增产的最有效的途径。对现有9.8亿亩中低产土壤增施15公斤养分/亩,将可增产2.05亿吨粮食,对现有4.2亿亩高产土壤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将可增产0.25亿吨粮食,两项合计为2.3亿吨粮食,我国21世纪粮食安全保障是可实现的。
1998, 30(2):64-69.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江苏省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并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1998, 30(2):70-75.
摘要:南方冬季农业是种植业的起点和基础,合理开发南方冬季农业,有利于促进整个农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南方冬季农业开发模式主要有:(1)间混复合型;(2)结构优化型;(3)农牧结合型;(4)高产高效型。本文对上述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998, 30(2):76-79.
摘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干旱砂质新成土,存在着极薄弱胶结表层,有机质含量表现出弱积累,并且盐分沿剖面有弱淋溶。在沙漠中主要的区域是以普通干旱砂质新成土亚类为主。由于土壤发育软弱,在工程建设中应减少对地面的破坏,开发与防沙和绿化同步进行。
1998, 30(2):80-83.
摘要:利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资料。在单因子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影响当地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建立了土壤性状——林木生长模型,从而为当地的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998, 30(2):84-88.
摘要:红壤旱地免耕覆盖能明显减少水土流失;长期免耕覆盖会增加土壤亚表层容重,减少土壤毛管孔隙,降低10-50cm土层贮水量;免耕覆盖土壤养分水平略高于常规耕作;免耕覆盖初期微生物生物量高于常规耕作,但后期微生物量低于常现耕作;免耕覆盖对作物产量影响因作物而异,对作物的增产效果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甚至导致减产。
1998, 30(2):89-92.
摘要:滨海盐土原为供钾能力较高的土壤类型,但由于高产喜钾作物的推广,雨水造成的损失以及钾素投入少等原因,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不断下降,大丰市缺钾面积迅速扩大,成为作物优质高产的限制因子。研究表明:秸草地还田、施用无机钾肥及其他农业措施有利于土壤中钾素的平衡和作物高产。
1998, 30(2):93-96.
摘要:盆栽试验表明:不同化学氮肥对增加糖甜菜干的影响是NaNO3 > NH4NO3 > CO(NH2)2;对小麦的影响是NH4NO3 > CO(NH2)2 > NaNO3;NaNO3可增加糖甜菜干重,但会降低小麦地上部干重,小麦植株中含钠量与植株干重(相对百分数)呈负相关(r=-0.867*,n=5);NaNO3处理的糖甜菜植株中含钾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而钠则高于其它处理,证实了糖甜菜钾、钠营养的互补作用。
1998, 30(2):97-99.
摘要:概述了我国盐渍地资源概况,酸模植物(SLAM,俗你高杆菠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开发利用我国盐渍土资源方面的前景。
1998, 30(2):100-102,105.
摘要:对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杉木幼林场喷施草甘膦后土壤变化的初步研究表明,喷施地比不喷地在根系密集区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喷施地比不喷地土壤容重值下降,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土壤自然含水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土壤pH值喷地施地比不喷地微小下降,喷施草甘膦的幼林杉木与用人工除草深翻杉木相比,生长情增况相似,但不喷、无人工除草的杉木林长势却明显不如喷施或有人工除草抚育的杉木。
1998, 30(2):103-105.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在白浆化棕壤(漂白湿润淋溶土)上,钾肥对甘薯薯块的产量起决定作用。亩施K2O最好不超过5公斤。所研究的几种施钾方法对甘薯产量影响不大。
章明奎 , 何振立 , M. J. Wilson
1998, 30(2):106-110.
摘要:用Formamide处理-XRD,红外(IR)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我国红壤中的高岭类矿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中高岭类矿物为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为无序高岭石;红壤中也以无序高岭石为主,部分样品含少量埃洛石,而发育度较低的黄壤、红砂土及泥页岩发育的黄红泥土则以埃洛石为主。
1998, 30(2):111-112.
摘要:宁夏引黄灌区长期以来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一年一熟,常年连作,使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