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P矿资源,P肥生产和消费情况.重点叙述我国P矿资源的特点和贮量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的P肥的产量和品种结构.
摘要:自由水活动在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土壤自由水的来源、冻-融作用、永冻层和活动层动态以及自由水参与下的物质迁移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讨论了上述不同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发生学意义,指出以土壤水形态转化和自由水活动为基础的土壤过程具有显著的微域性特点,是决定本区土壤发生类型与分布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也是湖泊内源性P的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部分固定的P可通过分解或溶解作用而释放磷酸盐到沉积物间隙水中,然后通过扩散作用或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而释放到上覆水体中。本文就目前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因素及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土壤中PCBs污染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危害,总结了土壤中持久性污染物PCBs的迁移转化规律,回顾并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最后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现状,以及盐渍化条件下蔬菜的危害程度,生理生化反应,特别是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与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并就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摘要:传统看法认为石灰土是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产物,然而由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特殊性,在宏观上难以直接甄别土层与母岩的关联性,以至引发出了很大的物源争议。因此,物质来源判别将是石灰土研究的关键内容。基于此,本文选择黔北遵义官坝、安顺天龙和贵阳花溪上水村4个石灰土剖面为实例,进行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和粒度分布特征对比分析,旨在对分布十分广泛的贵州省石灰土的物质来源进行判别。结果显示:各剖面土层与下伏的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物源继承关系,石灰土是碳酸盐岩风化作用-酸不溶物残留、堆积的产物。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入经过预处理的水稻秸秆(预处理秸秆)后土壤的供N特征和菠菜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二氧化硅的含量显著降低,但可溶性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预处理稻秆与N肥配合使用,土壤中微生物量N、有效态N (NO3--N和NH4+-N)含量显著增加,并且在供N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第41天时每钵菠菜的鲜重比对照增产81.4%,菠菜中Vc含量高于单施尿素处理,硝酸盐积累量低于单施尿素处理。可见预处理稻秆配施N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的供N能力,提高菠菜的产量和品质。
摘要:采用元素分析、1H-NMR和FTIR研究了黄泥土中水溶性有机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并与富里酸、胡敏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芳香族不饱和物质,烷基链烃多,支链长;富里酸以含有大量的羧基为主要结构特征;水溶性有机质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含有大量的羟基,芳香族不饱和物质少。
摘要:以水合联胺,10 mol尿素水溶液及甲醇先后与高岭石反应,合成了晶面间距为1.0 nm的高岭石-甲醇夹层复合物。复合物不太稳定,在常温下(约放置72 h)或105℃加热下(2 min)晶面间距收缩为0.85 nm。于200℃加热时,晶面间距进一步收缩为0.79 nm。0.79 nm复合物在300℃条件下长时间加热也未再发生变化。由层间膨胀值的大小及甲醇分子的最小厚度推测,0.85 nm及0.79 nm夹层复合体中甲醇分子明显地嵌入了高岭石的结构内部。其甲基可能嵌入了硅氧四面体的六角环空洞中,而羟基嵌入了铝氧八面体内。IR图谱表明0.79 nm复合物中甲醇分子与高岭石的相互作用较之0.85 nm复合物更强。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硒(Se)可显著提高萝卜体内的含Se量;外源Se增加了萝卜的有机Se含量,但随着土壤施Se量的增加,有机Se转化率却逐渐下降,表明土壤施Se过高不利于有机Se的转化;土壤施Se对萝卜品质有较大影响,增加了必需氨基酸总量,却降低了氨基酸总量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糖含量,并明显抑制了对Cu、Zn的吸收。
摘要: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市郊耕地1994个样本0~20 cm耕层土壤交换性锰(M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编制了交换性Mn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Mn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交换性Mn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距离为12.42 km,分维数D为1.69,由随机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变异占36.6%,由结构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变异占63.4%。Kriging内插图显示出交换性Mn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
摘要:利用欧洲标准样作控制,对比研究了土壤总Hg测定的3种消解方法,并对浦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周围土壤总Hg的背景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浦东土壤Hg背景值达到192.68 ng/g,明显高于其它城市,这与上海的工业历史、农业施肥习惯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浦东地区土壤中的气态Hg (一个样品除外)含量都很高。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对农田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大棚蔬菜地土壤中NO3--N明显高于其它管理方式下的土壤,NO3--N含量依次为:大棚蔬菜地 > 露天蔬菜地 > 传统菜地 > 稻田。此外,大量的N肥投入带来了土壤pH的改变。土壤pH (y)值与土壤NO3--N含量(x)呈线性负相关(y=-9.961x+98.095 R2=0.151 n=84),经统计检验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摘要: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盐土的地理分布、成土条件、主要亚类、盐分组成及盐的毒害效应。并在草甸盐土上种植了鲁梅克斯草,脱盐改土效果十分明显。种植鲁梅克斯草3~4年,鲜草产量达9.623×104~9.965×104kg/hm2,脱盐率达61.78%~80.71%,pH由8.50降到8.10,耕作层总孔度增加1.89%~7.93%,土壤容重降低0.14~0.21 g/cm3,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23.14%~32.34%,自然含水量增加72.10~89.40 g/kg,土壤有机质、速效N、P、K亦随之增加。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部有关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在山东省青州市的试点研究结果。整个评价是建立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以GIS和SPSS等技术并结合有关数学模型为依托,对耕地地力进行的自动化和定量化评价。对耕地地力等级的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也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青州市耕地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以水洗钾长石粉为惟一K源的硅酸盐细菌选择性培养基,对我国部分省市土壤中的硅酸盐细菌的分布状态进行了初步调查。采集了0~10cm土层下土壤样品48个,测定了土壤pH和养分,从中分离出硅酸盐细菌148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及对含K矿物(钾长石、霞石和伊利石)的分解能力,从中筛选出4株高效菌株,对研究硅酸盐细菌在我国不同土壤生态系中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用砂、锯末和蛭石作为原料配制栽培基质,用压力膜装置测定了18个处理的水分含量,对各原料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原料含量对基质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锯末及蛭石含量与基质水分含量呈正相关。3种原料对基质水分含量有较高的正直接作用,原料中的任何一种通过另外两种对基质水分量都是负间接作用。各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值都>0.80000,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890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有效,可靠,精度较高。
摘要:利用137Cs示踪法详细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南沟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速率都较大,耕作土壤与非耕作土壤相比由于大部分是坡地种植而具有较高的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速率的空间变异较大且较为复杂。通过对土壤侵蚀类型分类可知,研究区域大部分属于极强度侵蚀。
摘要:研究表明,我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速效K含量处于中等水平;9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40 g/kg之间,速效P含量在2~29 mg/kg之间,速效K含量在25~125 mg/kg之间;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速效K近似于呈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以速效P最大,速效K最小。各县(市、区)中,以宝应、高邮两地的土壤肥力较高。
摘要:红壤是我国最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土壤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东起东南沿海,西达云南高原,对全国农业生产与开发利用极为重要,南部的赤红壤和砖红壤地区是我国特种经济作物橡胶等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