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6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南极半岛海洋气候区的土壤Ⅶ. 矿物学特性

      2004, 36(5):457-462.

      摘要 (695) HTML (0) PDF 385.08 K (1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极海洋气候区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原生矿物蚀变作用和自生矿物成矿作用。本文以粗骨寒冻灰化土和石灰性扰动冻土两种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为例,阐述了本区土壤矿物学特征。指出铝氧化物、绿泥石、碳酸盐是本区玄武岩类风化物质上发育土壤中的主要自生矿物类型,蒙脱石、特别是绿泥-蒙脱石混层矿物是南极海洋气候区土壤粘粒部分的特征矿物。不同土壤由于成土环境、成土过程、成土历史的差异,其土壤物质的矿物学组成、含量、形态、分布具有明显不同。土壤发生性铁氧化物与成土作用和土壤过程密切相关,其矿物类型、含量、形态特征、分布模式在不同的土壤中明显不同,是表征土壤发育程度与剖面形态表达的有效指标。

    • 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04, 36(5):463-467.

      摘要 (619) HTML (0) PDF 160.64 K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论述很多,本文则从对影响这些技术实施的因素进行综合评述,例如污染物的性质、微生物自身特性等。

    • 无机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及其在土壤上的应用

      2004, 36(5):468-475.

      摘要 (640) HTML (0) PDF 311.21 K (1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细管电泳用于溶液中无机离子的分析具有分离性能高、分离速度快、分析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精确性稍低。通过各种校准方法可部分地克服这一缺点。毛细管电泳极高的分离性能和极快的分离速度使土壤养分快速以至准实时分析成为可能,但其在土壤无机离子分析上的研究仍显不足,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提高样品的前处理速度及对磷的提取能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分析效率,促进毛细管电泳法在土壤养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进展

      2004, 36(5):476-480,515.

      摘要 (715) HTML (0) PDF 193.75 K (2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离培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还处于不能被分离培养状态。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不依赖于培养的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物标志物法、SCSU、DNA复性分析、DGGE、TGGE、ARDRA、T-RFLP、SSCP、PAPD和ERIC-PCR图谱分析等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水稻(Oryza sativa L.)铝毒害与耐性机制及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2004, 36(5):481-491.

      摘要 (596) HTML (0) PDF 357.45 K (1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铝(Al)毒是广泛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上的主要的生产力限制因子之一。水稻Al毒害主要发生在新开垦的旱地酸性土壤上。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1)水稻发生Al毒的环境条件,水稻Al毒害的可见症状和Al毒害的部位;(2)水稻耐Al指标,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分配对水稻耐受Al毒害的影响,以及Al胁迫下根系分泌物、根际pH的变化等对水稻耐Al的贡献,水稻耐Al基因的定位等;(3)水稻Al毒害的缓解作用机理及可能的解决措施。最后对水稻Al毒害和水稻耐Al机制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 蒸散的测定和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2004, 36(5):492-497.

      摘要 (682) HTML (0) PDF 201.28 K (1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蒸散是地表水分循环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蒸散测定和模拟的最新进展。在测定方法上,TDR、微蒸渗仪和涡度相关技术的使用明显增加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强,自动化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蒸散测定的精度和时空分辨率。在模拟计算方面,应用Prierstley-Taylor公式、Penman公式、Penman-Monteith方程等单一模型较多,但研究上已转向以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为基础可估算不同植被类型和下垫面蒸散的多层模型。遥感估算区域蒸散进展明显,已提出了多种遥感估算模式。互补相关模型也在估算区域蒸散上得到重视和应用。

    • 城市垃圾堆肥的生态效应与对策研究

      2004, 36(5):498-505.

      摘要 (733) HTML (0) PDF 257.13 K (1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垃圾堆肥的生态效应,其中包括肥力效应: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效应: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特性,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环境负效应:造成土壤的沙化、盐渍化、重金属积累等;环境正效应:修复被污染的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阐述了垃圾堆肥环境效应的预防措施。最后提出了城市垃圾堆肥的发展对策:提高垃圾堆肥的质量,发展有机无机复合肥。

    • 闽台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因子的比较研究

      2004, 36(5):506-515.

      摘要 (649) HTML (0) PDF 338.92 K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0~2004年期间的三大研究目标之一,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闽台耕地变化共同呈现出先增后减、时有波动、总体减少的特点,但福建耕地变动较大的时序后移,而台湾耕地减少的总趋势较缓。闽台人均耕地变化速率相当,但每一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数量差距甚大。在对闽台耕地变化直接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耕地变化间接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灾毁和开荒等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直接驱动因子;人口增加及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产业的发展共同构成闽台耕地变化的第一、二间接驱动因子;农副产品的对外贸易量对台湾耕地的影响强于福建。最后文章分析了闽台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政策与土地管理法规对耕地的影响。

    •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004, 36(5):516-521.

      摘要 (683) HTML (0) PDF 202.00 K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影响因子的提取方法和指标模型进行了探讨,把坡度、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土层厚度、土壤可蚀性、岩性、人口环境容量、坡耕地占坡地面积比例等8个因子作为评价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主要因素,利用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确定8个因子的权重,利用ARCGIS和ARCVIEW软件,对青岛市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了分级评价。

    • 农用地分等中经济系数量化方法的探讨——以无锡市为例

      2004, 36(5):522-526.

      摘要 (628) HTML (0) PDF 168.95 K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江苏省农用地分等的实践基础上,以无锡市为例,对农用地分等中各修正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与贡献率分析,指出经济系数直接参与分等指数修正的不合理性,提出了引入经济影响度对经济系数量化进行改进的方法,并对不同方法得出的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了比较。

    •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其动因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2004, 36(5):527-531.

      摘要 (690) HTML (0) PDF 291.70 K (1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信息熵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的一种度量。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进行了分析。自1994年以来,昆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即土地利用有序度逐渐降低。在空间上,城市及城郊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大,其次是中部工业用地类型区和北部旅游类型区,南部旅游类型区信息熵值最小;各个镇之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具有明显差异。最后,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政治经济政策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其后依次为人口因素、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

    • 赤红壤水问题及其管理——以闽南漳浦县为例

      2004, 36(5):532-537.

      摘要 (716) HTML (0) PDF 1.53 M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叙述了闽南低丘台地上赤红壤水问题及其有效管理。指出了该区年降雨量虽然丰沛,但仍小于年蒸发量,季节性干旱和土壤高温非常严重,成为影响该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而赤红壤的总库容、贮水库容和有效水库容都较小,进一步促进了旱情的发展,在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赤红壤旱地水分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其上作物易遭受干旱的胁迫。完善灌溉设施,有计划发展喷灌、滴灌以及进行地表覆盖,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推估精度研究

      2004, 36(5):538-542.

      摘要 (642) HTML (0) PDF 288.03 K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3种采样密度下的土壤特性进行了空间变异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特性的推估精度进行了比较。土壤空间变异结构在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变化随土壤的特性而定,土壤pH、NH4+-N、P及S的变异分别符合不同的半方差模型,土壤OM、Ca及Mg则均符合同一模型;采样密度与模型的拟合度、变异的有效变程及空间相关性均没有必然联系。对模型拟合度均达显著水平的土壤特性进行推估,土壤OM及S的推估精度随采样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土壤NH4+-N及Ca没有表现出同样的规律。

    • 水分和温度对旱地红壤硝化活力和反硝化活力的影响

      2004, 36(5):543-546,560.

      摘要 (598) HTML (0) PDF 634.54 K (1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和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在4℃冰箱内保存(O),室温下湿润(M)和淹水(F)培养110天后测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势、反硝化势和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但显著抑制它们的硝化和反硝化活力。湿润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的硝化活力,而淹水则有利于保持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活力,但均不利于硝化细菌和反硝细菌的存活。由此说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测定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土壤样本保存方法。

    • 胶质芽孢杆菌对土壤矿物的分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2004, 36(5):547-550.

      摘要 (686) HTML (0) PDF 252.00 K (1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作分解土壤矿物试验。从土壤矿物经该菌处理前后的表面光滑程度、表面积以及上清液中K、Si离子浓度的变化等方面证明了胶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土壤矿物,并把其中的K、Si从矿物晶格中释放出来。同时还表明胶质芽孢杆菌NS01分解矿物与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荚膜多糖与小分子有机酸的复合作用有关。

    • 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2004, 36(5):551-556,564.

      摘要 (709) HTML (0) PDF 229.79 K (1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及其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乡土壤和作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达不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作物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主要为Cd,作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Pb。附近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尘是造成白马乡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不同测点土壤和作物污染程度差别极大,主要和各测点与最大重金属尘污染源距离的远近、方位及风向有关。

    • 六合蒋家湾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2004, 36(5):557-560.

      摘要 (653) HTML (0) PDF 281.74 K (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位于南京市城市边缘带的六合区蒋家湾蔬菜基地为研究区,对土壤进行了高密度样品采集与分析,阐明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进行了相关评价。研究数据表明:该区As、Cu、Zn、Cd、Cr、Pb等6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均低于背景值,而土壤中Hg含量严重超标,为该地区主要的土壤污染因子。Hg进入土壤的途径可能包括蔬菜地高强度的农化产品投入、工业和生活垃圾施用,但没有证据显示与灌溉水源有关。

    • 雷州半岛红树林盐土的某些理化性质

      2004, 36(5):561-564.

      摘要 (752) HTML (0) PDF 136.36 K (1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树林盐土是红树植被下的一类特殊土壤。雷州半岛红树林盐土各土层pH值为3.08~5.98,绝大多数低于4。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1 g/㎏,在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含量分布没有规律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为3.83~14.53 cmol/kg,平均6.94 cmol/kg。土壤水溶性盐分7.6~42.1g/㎏,平均18.4 g/㎏,水溶性盐分有向下淋溶的趋势。土壤中<0.01 mm粒级含量一般>200 g/kg,土壤质地大多为中壤土类至中粘土类。

    • 低丘红壤地区农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系统研究

      2004, 36(5):565-567.

      摘要 (637) HTML (0) PDF 106.07 K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江西红壤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结合的农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情况。结果表明,在农田亚系统中营养物质水平有较大的提高,N、P、K都有积累,尤其是P的积累量比较高。农田亚系统的稳定度比较高,而猪场的稳定度相对较低,物质大部分靠外界的投入。系统的结构不完善,潜伏一定的不稳定性和生态脆弱性。

    • 滇池底泥中有机质的分布状况研究

      2004, 36(5):568-572.

      摘要 (791) HTML (0) PDF 306.37 K (2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滇池底泥118个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分析统计和利用GIS绘制的底泥0~5cm,5~10cm,10~20 cm 3层有机质空间分布图,得出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的一般范围在40.00~90.00g/kg。滇池草海底泥中有机质含量明显大于外海含量;外海有机质垂直分布呈明显规律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草海的有机质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并分析了滇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的环境意义,为治理滇池提供理论指导。

    • 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2004, 36(5):573-575.

      摘要 (676) HTML (0) PDF 133.75 K (1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稀释分离法从东北蔬菜保护地37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543株,采用活体对峙培养法共获得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19株,将其中抑菌圈直径超过15mm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试验,以叶霉病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测定各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超过15mm的菌株有5株。对编号为MY02、MY04的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试验,测得其对叶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 mm、23 mm。同时进行了这两个菌株的抑菌谱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其活体还是其发酵液对番茄叶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强烈的抑菌效果。菌株MY02除茄子黄萎病菌外,对试验的其他10种病原真菌抑制率均接近或超过90%。同时菌株MY02、MY04对植物病原细菌也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番茄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大白菜软腐病菌、果树根癌病菌、烟草野火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20mm、16mm以上。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