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论与综述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2005, 37(6):577-580.

      摘要 (805) HTML (0) PDF 658.73 K (2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杀虫剂中的第三大类,这类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农产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类型之一。而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现象,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酶学,不同光学异构体的降解、降解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回顾,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2005, 37(6):581-586.

      摘要 (683) HTML (0) PDF 742.34 K (2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状况的影响。

    • 修复植物产后处置技术现状与展望

      2005, 37(6):587-592.

      摘要 (785) HTML (0) PDF 736.41 K (2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修复植物的类型、特点、应用潜力探讨了修复植物的处置方法,如焚烧法、压缩填埋法、堆肥法等,有的还可使超积累植物残体得到回收利用,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指出了目前修复植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重视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修复植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途径与方法,为植物修复应用和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 土壤溶解有机质的含量动态及转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2005, 37(6):593-601.

      摘要 (778) HTML (0) PDF 821.76 K (1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溶解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活性较高,可能在土壤C循环过程中发挥相较其含量所占比例更高的作用。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了目前关于土壤溶解有机质来源、组成、含量动态及转化特征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 高CO2浓度下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进展

      2005, 37(6):602-606.

      摘要 (612) HTML (0) PDF 718.46 K (1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调节器,它能活化土壤养分元素、调节微生物区系组成,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及其导致的温度上升引起根系分泌物数量和组成上的变化,讨论了这种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和对全球C循环的贡献,并根据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2005, 37(6):607-612.

      摘要 (875) HTML (0) PDF 744.67 K (2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且可生物降解。因此,其在工业生产上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人们关于其合成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其是次生代谢产物,传统方法主要是进行高效菌株的筛选,以及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其产量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酶学等方面的方法被人们运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过程的研究,人们了解了催化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各种关键酶、调控基因的操纵元结构、合成中底物变化的过程等,从而对其生物合成的过程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 >研究报告
    • 发生分类高山土与系统分类参比特征

      2005, 37(6):613-619.

      摘要 (803) HTML (0) PDF 772.33 K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最新建立的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研究了我国发生分类高山土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及其在系统分类下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发生分类高山土总面积为197.8万km2,分布规律明显;高山土参比后分属于4个系统分类土纲,雏形土、干旱土、新成土、均腐土,它们分别占高山土总面积的50.2%、29.8%、15.1%、4.9%,其中包含了系统分类的11个土类和19个亚类,参比关系复杂,不是简单一对一的关系。分析高山土参比后分属的系统分类不同类型土壤面积比例及其标准偏差,表明土壤参比的单元级别越低,越易于参比和把握,进一步开展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发生分类到系统分类的参比关系复杂,参比难度大,原因在于它们的分类体系和划分标准是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类型的正确参比具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 大棚栽培番茄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和盐分组成与含量的变化

      2005, 37(6):620-625.

      摘要 (756) HTML (0) PDF 878.55 K (1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选择具有3年棚龄的大棚和砂壤质地的旱耕人为土,进行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与盐分变化的冬春两茬西红柿栽培小区试验,对施肥引起的土壤养分与水溶性盐分含量及盐基离子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施用尿素可以快速增加土壤速效N素的含量和水溶性铵盐的含量水平。羊圈厩肥的P、K、Ca和Mg等元素含量较高,其施用会很快增加土壤速效态P、K的含量和土壤水溶性K+、Ca2+、Mg2+等盐基离子的含量。回归分析显示,施用1 kg尿素N或1 t羊圈厩肥引起土壤电导率增加量分别为6.45×10-4 mS/cm和5.45×10-3 mS/cm。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水溶性NH4+、K+、Ca2+、Mg2+含量的增加而引起。施用尿素不但增加土壤水溶性NH4+的含量,而且通过NH4+的交换作用增加了土壤K+、Ca2+和Mg2+的含量水平。

    • 大棚设施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状况研究

      2005, 37(6):626-629.

      摘要 (750) HTML (0) PDF 985.80 K (1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山东寿光不同棚龄大棚土壤速效N、P、K及重金属Cu、Zn、Cd、Pb含量调查表明:随大棚棚龄的增加,速效N、P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其增加量与棚龄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K含量增加幅度不大,即N、P、K施用不均衡;重金属Cu、Zn、Pb含量随大棚棚龄的增加有一定的增加,Cd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这几项重金属含量均比农田含量要高,表明在大棚高强度施肥及人为活动影响下,引入了重金属;农田及大棚重金属含量均较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未超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宁夏不同地区温室土壤养分的变化特点

      2005, 37(6):630-634.

      摘要 (706) HTML (0) PDF 685.00 K (1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宁夏温室的分布状况,按照不同地区分别采集了温室和露地土壤,分析了土壤N、P、K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的N、P、K养分含量明显高于露地,表现为相对累积,其顺序依次是NO3--N >速效P >速效K >碱解N >全P >全N。从不同地区来看,土壤N、K含量总体上是灌区高于山区,而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在两地区间差异不显著,但各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都是山区大于灌区。从不同县级地域来看,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在平罗县、兴庆区、西夏区、青铜峡市、中卫县、原州区、盐池县之间存在显著或不显著差异,其中盐池县的各养分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市县。

    •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2005, 37(6):635-639.

      摘要 (767) HTML (0) PDF 798.01 K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类型、程度、特征、成因以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盐渍化程度分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土壤盐分组成剖面涵盖了新疆地区典型的土壤盐化类型,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证;剖析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指出控制土壤盐分的关键是合理的淋洗与排水、建立明渠排水与竖井排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为新疆及其他类似地区评价与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不同水分状况及施磷量对水稻土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2005, 37(6):640-644.

      摘要 (799) HTML (0) PDF 762.98 K (1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淹水和60%田间持水量)及施P量对水稻土速效P及水层含P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水分状况如何,土壤速效P含量随施P量的增加而呈明显增加趋势。土壤速效P出现富集的转折点因供试土壤而异,第三纪红壤性水稻土大致为P2O5 60~120 mg/kg,而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和黄泥土为P2O5 120~180 mg/kg。P肥施入土壤后,水溶性P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而分布于水层中的P相对较少。但在过量施P(P2O5>180 mg/kg)时,施肥后短期内(0~30天),水层中P浓度较高(0.05~0.3 mg/kg),如水分管理不当,则会造成P的损失。

    • 磷对土壤As(V)固定与活化的影响

      2005, 37(6):645-648.

      摘要 (720) HTML (0) PDF 795.05 K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P和As的化学性质相近,在土壤中存在竞争吸附的关系,因而土壤中P浓度增加可能会影响As的固定和活化。本文通过等温吸附和浸提实验,模拟施P对黄棕壤中As固定和活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浓度能够减少土壤对As的吸持能力,并增加As从土壤中的解吸量。在P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尤其显著,As的解吸量与P浓度成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不能忽视施用P肥对土壤As活化和迁移的影响。持续增加溶液的P浓度时,这种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弱,可能与土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吸附位有关。

    • 不同类型菜田和农田土壤磷素状况研究

      2005, 37(6):649-654.

      摘要 (712) HTML (0) PDF 716.24 K (1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西北地区有代表性的灌淤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类型菜田(露地菜田和蔬菜保护地)及农田土壤的P素状况,以及蔬菜保护地土壤P素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露地菜田、蔬菜保护地土壤全P、无机P、有机P、Olsen-P的平均含量是一般农田土壤的1.43~8.30倍,土壤Olsen-P占全P的比率显著高于一般农田。蔬菜保护地土壤各形态P素主要积累在0~30 cm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形态P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各土层Olsen-P、Ca2-P、Ca8-P、Al-P含量降低幅度明显高于Fe-P、O-P、Ca10-P。

    • 单季不施氮肥对太仓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05, 37(6):655-658.

      摘要 (669) HTML (0) PDF 1003.27 K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氮肥的过量施用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单季不施N肥是太仓地区探索的减少N肥施用量方法中的一种。本文通过比较短时期的单季不施N肥区和常规施肥区中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水平的功能多样性指数来研究单季不施N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在两种施肥方式下没有显著差异;BIOLOG平板法获得的平均吸光度、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的变型G在两种施肥方式下没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在95种因子中提取的3个主成分因子,尽管主成分因子2在两种施肥方式下略有差别,主成分因子1和3却无法区分两种施肥方式。这说明短时期的单季不施N肥不会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造成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仅对细微有影响。

    •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下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2005, 37(6):659-662.

      摘要 (772) HTML (0) PDF 827.08 K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麦系统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AM真菌侵染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常N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减少了土壤中AM真菌种类总数,但对AM真菌平均种类数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高N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不显著;N肥施用量增加降低了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

    • 低丘红壤坡耕地的水分状况变化及其调控

      2005, 37(6):663-668.

      摘要 (821) HTML (0) PDF 3.00 M (1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随年降水周期、利用类型和坡位高低而变化。0~150 cm土壤贮水量大致分为盈余期、消耗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土壤水势变化与贮水量3阶段相对应,总体由大变小再回升,只是土壤剖面从上而下,水势值增大,变幅减小,100 cm土层以下近乎常年稳定;在不同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水势也有较大时空差异,花生地年际变化大,坡位上下差异小;板粟园恰好相反。在4个水势段出现频率中,水势高的水势段出现频率越高,顺序为饱和>湿润>亏缺>干旱;且饱和、湿润段出现频率比例总体上是板栗园>花生地,底土>心土>表土,坡下>坡上、坡中;低水势干旱段主要出现在坡上、土壤上层和伏秋干旱季节,出现频率比例依然是板粟园>花生地,尤其是中、下坡40~85 cm心土层。由此,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应因地制宜从工程、生物和农艺3方面予以调控。

    • 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淋溶对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影响

      2005, 37(6):669-673.

      摘要 (655) HTML (0) PDF 745.05 K (1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pH和交换性Al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CK相比,pH 3.5和pH 4.5模拟酸雨淋洗后0~10 cm土层pH分别降低了0.27、0.44和0.08、0.18个单位,土壤交换性Al含量分别增加了4.43%和2.38%;而10~50 cm土层pH没有显著变化。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淋洗后0~10 cm土层pH比模拟酸雨淋洗后高0~0.3个单位,土壤交换性Al含量则要低0.08~0.75 cmol/kg。与模拟酸雨相比,100μmol/L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淋洗后10~50 cm土层pH降低幅度基本上<0.1个单位,交换性Al含量增加了6.99%~12.82%;而10 mmol/L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淋洗后10~50 cm土层pH降低幅度达0.02~0.83个单位,交换性Al含量增加了22.45%~34.66%。这意味着低分子量有机酸或许比酸雨在加速土壤酸化方面有更大的威胁。

    • 鄂西南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及演变特点

      2005, 37(6):674-678.

      摘要 (630) HTML (0) PDF 692.48 K (1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鄂西南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域缺乏及潜在缺乏土壤水溶性B面积达80%以上,土壤Zn缺乏面积达50%左右,60%以上土壤有效Cu含量较低,98%的植烟土壤水溶性Cl含量偏低,为了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应重视这些微肥的施用;植烟土壤有效Mo含量变幅范围较宽(痕量~3.3 mg/kg),不同生产区域差异较大,施用Mo肥应因地制宜。经过20多年的耕种等措施,该区域植烟土壤缺Zn、Cu、B的面积有一定的减少,与1982年相比分别约下降了11.5%、25.4%和24.2%,但不同烟区表现的规律不尽一致。

    •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上海城市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005, 37(6):679-682.

      摘要 (682) HTML (0) PDF 645.02 K (2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上海城市园林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多集中在10~20 cmol/kg,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pH、黏粒含量、体积质量、通气孔隙度都存在极好的相关关系,能够综合反映土壤的肥力水平、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在城市绿地土壤的综合评价中应加入CEC这一评价指标。上海土壤CEC的控制标准可定在≥14 cmol/kg。

    • 仪征市30年耕地养分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005, 37(6):683-688.

      摘要 (603) HTML (0) PDF 701.14 K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仪征近30年来地力调查与定位监测数值、粮食产量数据、气象数据、肥情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下列结果:30年间有机质变化呈显先降后升的趋势,这和农田有机物质的投入与消耗的数量平衡有关;速效P呈显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速效K呈显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和P、K化肥用量变化有关;有效Zn呈上升趋势,有效B呈下降趋势,这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30年间粮食生产出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粮食产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育种技术突破引发产量大幅度提高,气候因素影响当季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养分质量指数(SNQI)的时空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且SNQI值越高粮食产量年度间变幅越小,抗风险能力越强。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