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2006, 38(2):113-121. CSTR:

      摘要 (1136) HTML (0) PDF 779.79 K (5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际是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同化大气CO2,将部分光合产物转运至地下,激发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土壤微生物则将有机态养分转化成无机形态,利于植物吸收利用。这个植物-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维系和主宰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自从100年前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提出根际概念以来,根际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领域的应用,根际微生物研究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根据2004年在慕尼黑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根际大会交流内容、结合近年来国际上报道的研究动向,对根际微生物研究方法、根际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和根际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作一综述。期望我国的根际微生物研究能在基础和应用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 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6, 38(2):122-129. CSTR:

      摘要 (719) HTML (0) PDF 743.75 K (2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乡结合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过程中最为激烈的特殊的地域实体,快速的经济发展,强烈的人为活动使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加剧。本文从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物污染和交通污染)出发,综述了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土壤中有机农药的自然降解行为

      2006, 38(2):130-135. CSTR:

      摘要 (947) HTML (0) PDF 683.48 K (3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机农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自然降解是其在土壤中消除的主要过程。本文阐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和化学氧化等自然降解机制,综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自然降解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自然降解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土壤健康的生物学监测与评价

      2006, 38(2):136-142. CSTR:

      摘要 (692) HTML (0) PDF 699.73 K (2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持续性的至关重要的有限资源。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土壤健康可简单定义为:"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区系的关键性功能要素,一些微生物学参数可以综合判断土壤健康状况。文中提出土壤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区分为土壤中微生物的量、活性、多样性和功能性4个方面,其中与微生物生物量水平相关的基本指标和衍生参数可成为土壤健康的敏感性量化指标,并有潜力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受污染和胁迫的预警性监测指标。

    • 湿地土壤氮素研究概述

      2006, 38(2):143-147. CSTR:

      摘要 (885) HTML (0) PDF 649.55 K (1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效益。湿地发挥着N素的源、汇和转换器的功能,而湿地土壤中N素含量及其迁移转化过程也显著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以湿地土壤N素过程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湿地土壤N素贮量,湿地对N素的截留能力以及湿地N素的迁移转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土壤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及影响因素

      2006, 38(2):148-152. CSTR:

      摘要 (743) HTML (0) PDF 663.42 K (2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受控于生长其上的植物类型及其生物量,而后者又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利用土壤有机质δ13C值可以反映地质历史时期C3、C4植被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环境变化进程。目前,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已成为古生态与古环境恢复、古气候重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大气湿度、CO2分压、温度和微生物分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C特征、C3与C4植物组成比例、区域环境(主要是气候)三者间并不完全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其应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后应着重加强现代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有机质δ13C关系、人类活动方式对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土壤-植物-大气系统C循环过程等方面研究,才能使土壤有机C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 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上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2006, 38(2):153-157. CSTR:

      摘要 (692) HTML (0) PDF 647.87 K (1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太湖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黄泥土和乌栅土)上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在不同N水平下对N吸收变化规律、N素表观利用率以及N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在两种土壤上的吸N速率均在分蘖结束后到开始孕穗即孕穗期最快,施N处理的吸N速率大约在N 2.2~4.2 kg/(hm2·d)。两种土壤不同施肥处理下化肥N利用率的变化范围在31.6%~46.2%之间,平均为37.6%。N肥最佳施用量黄泥土为N 227 kg/hm2,乌栅土为N 255 kg/hm2

    •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06, 38(2):158-165. CSTR:

      摘要 (736) HTML (0) PDF 1.09 M (2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田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全球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变化动态对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以东部的白蒲系(壤质水耕人为土)和南部的长青沙系(黏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高,而中西部的磨头系(砂质潮湿雏形土)、郭园系(砂质干润雏形土)和桃园系(壤砂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低,分布于东北和西北部的东陈系和搬经系(壤质潮湿雏形土)以及南部的营防系和张黄港系含量居中;近20年来(1982-2002年)该市农田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1982-1997年的时空变异表现为中西部增长迅速而东部和南部增长幅度较小,但1997-2002年则以东部和南部增长较快而中西部增长幅度趋缓。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的因子,并且提出了今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 咸水灌溉条件下干旱区盐渍土壤盐分变化研究

      2006, 38(2):166-170. CSTR:

      摘要 (752) HTML (0) PDF 632.45 K (1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疆盐渍化土地面积大,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耐盐小麦,利用盐化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随机定位、分季节取土样、室内化学分析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土壤盐分时空变化,其结果为:当土壤盐分含量为5~12 g/kg时,盐化水多次灌溉可使土壤盐分减少,尤其在夏季晒垡灌溉后,耕作层土壤盐分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降低显著与否,与本身盐分含量无关;土壤盐分变化可涉及100 cm深度,但变化达显著水平的仍然是表层。

    • 海南岛五指山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06, 38(2):171-175. CSTR:

      摘要 (763) HTML (0) PDF 653.92 K (1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指纹电荷法(charge fingerprint)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土壤黏粒含量、交换性H、交换性Al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设定的土壤pH范围(7.0、6.4、5.8、5.2、4.6、4.0)内,土壤指纹电荷随土壤pH的降低而减少;土壤指纹电荷与土壤有机质、pH、交换性H、交换性Al等之间极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土壤黏粒含量对土壤养分的保持能力在低pH条件下比在高pH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用有机质含量、pH、黏粒含量(体积%)、交换性H、交换性Al含量等常规理化指标来计算出指纹电荷,作为判断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及预测土壤酸化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 基于RS和GIS的南川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2006, 38(2):176-180. CSTR:

      摘要 (895) HTML (0) PDF 1.03 M (2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分层提取分类方法对南川市2000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然后结合199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对南川市1995-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市1995-2000年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相对减少。这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南川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增长与消费方式的转变。

    • Cd污染下蒌蒿生长和Cd蓄积特性的研究

      2006, 38(2):181-185. CSTR:

      摘要 (810) HTML (0) PDF 687.57 K (1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白蒿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砂土中白蒿的生态适应性以及Cd的蓄积特征。试验证实砂土中20~100 mg/kg的CdCO3促进蒌蒿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120~240 mg/kg的CdCO3影响蒌蒿生长,但单株干物重、分株数、叶绿素含量未降至对照水平;根、茎、叶中Cd含量与砂土中Cd含量成正比,根的积累最强,根/砂土Cd比值最大7.2倍,平均4.4倍;蒌蒿器官Cd含量顺序为根 > 茎 > 叶,根Cd含量最高达532.9mg/kg。

    • 盘龙江口滇池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评价

      2006, 38(2):186-191. CSTR:

      摘要 (803) HTML (0) PDF 1.17 M (1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盘龙江口滇池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r、Cu和Zn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Pb在中层的含量较高),且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含量递减,这几种元素的含量顺序基本为Zn > Cu > Cr=Pb > Cd。表层沉积物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中层和底层的相关性较好。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颗粒的相关性较差。除底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与有机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外,表层和中层的相关性都较差。所研究重金属(除Pb外)随与河口距离的增加,含量降低。利用地积累指数对该河口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发现重金属污染都在中等程度以上,其污染程度顺序为:Cd > Zn > Cu=Pb > Cr,表明盘龙江入滇池口区的沉积物已受到严重污染。

    • 辽宁典型工矿区与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原因

      2006, 38(2):192-195. CSTR:

      摘要 (971) HTML (0) PDF 619.44 K (2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辽宁省几个典型工矿区以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绝大多数高于土壤背景值,尤其工矿区附近土壤Cd、Pb、Cu和污灌区的Cd、Hg的污染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重金属元素间存在着一定的伴生规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矿开发、废岩、尾矿泥、大气飘尘以及污水灌溉等。

    • 芜湖市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2006, 38(2):196-199. CSTR:

      摘要 (794) HTML (0) PDF 601.96 K (2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芜湖工业区(四褐山区、马塘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含量绝大部分高于土壤元素背景值。在四褐山工业区, Cu污染最严重, Cd次之;在马塘工业区, Cd污染最严重, Zn次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本上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而重金属总量与可浸提态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污水,大气粉尘沉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修复剂对烟草吸收污染土壤中砷的改良

      2006, 38(2):200-205. CSTR:

      摘要 (840) HTML (0) PDF 4.89 M (1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修复剂对减少烟草吸收土壤重金属As之改良效果。烟草生长在As含量为25 mg/kg的污染植烟土壤上,通过添加3种土壤修复剂,测定烟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及重金属As含量。结果表明:烟草体内As含量的分布为根 > 叶 > 茎,烟草由根部向地上部运转As能力不强;烟草体内不同部位在不同的生长时期As的含量也发生变化; 3种修复剂均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烟草不同部位重金属As的含量,同时也改变了烟草中As的根吸收系数、初级转移系数和次级转移系数,增加了烟草的生物量,达到了提高烟草安全性和品质的目的。

    • 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的改良效果

      2006, 38(2):206-209. CSTR:

      摘要 (754) HTML (0) PDF 606.37 K (1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安徽省宣城地区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种类筛选和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熟石灰粉、碳酸钙粉、白云石粉都能较好地改良土壤酸性,使作物大幅增产;适宜的改良剂施用量为:熟石灰粉1125~1687.5kg/hm2、碳酸钙粉1500~2250 kg/hm2,白云石粉1500~3000 kg/hm2

    • 基于MapXtreme的湖北三峡库区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6, 38(2):210-216. CSTR:

      摘要 (799) HTML (0) PDF 892.98 K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土壤信息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采用MapXtreme作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了湖北三峡库区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对扩大库区土壤信息数据的共享范围及高效管理土壤资源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实例。

    • 基于MapInfo的棉花土壤施肥推荐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2006, 38(2):217-222. CSTR:

      摘要 (729) HTML (0) PDF 798.98 K (1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新疆兵团农五师81团为研究对象,针对土壤肥力信息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应用MapInfo与Delphi集成技术和组件式GIS模块,依据区域土壤肥力差异、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等众多因素,建立了集棉田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土壤模型施肥推荐、GIS图形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新疆农五师81团棉田土壤肥力信息管理与施肥推荐决策系统。

    • 蔬菜日光温室问题调查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探讨

      2006, 38(2):223-227. CSTR:

      摘要 (665) HTML (0) PDF 637.11 K (1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西蔬菜日光温室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由于盲目灌水、施肥、施药,造成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盐分积累、农产品污染及投资效益降低。本文通过对问题的调查,提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节水量3482~4737 m3/hm2,节肥率19.4%~39.0%,节药率48.3%,增加效益18000~25000元/hm2,并有显著生态、社会效益。

    • 金昌市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建议

      2006, 38(2):228-231. CSTR:

      摘要 (732) HTML (0) PDF 605.05 K (1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2002年秋后对甘肃省金昌市1县1区12个乡镇10万hm2耕地的601个土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5.1 g/kg,大面积处于较缺和中等状况,而且较缺面积在扩大,中等面积在减少。土壤碱解N含量平均38 mg/kg,以缺和较缺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而且缺的面积在扩大,较缺面积在减少。土壤有效P含量平均20.9 mg/kg,明显增加,已处于中等和较丰富状况,也有一定面积处于较缺状况。土壤速效K含量平均158 mg/kg,明显下降,大面积处于较丰富和中等状况,中等面积大幅度增加。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