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我国耕地价值研究现状概述

      2008, 40(1):1-8.

      摘要 (2091) HTML (0) PDF 0.00 Byte (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市场配置稀缺的耕地资源便需合理确定耕地的价值.由于耕地不仅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和生态环境功能,因此,只有全面测算包括耕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综合价值,才能相对完整地度量耕地价值.从已有研究成果看,耕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测算相对成熟,而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只能对耕地诸多生态环境功能中的一部分指标进行测量和价值估计,其余相当多的指标还难以测算,估算指标对应价值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间接度量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建立更为完整的耕地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寻找为人们所认可的相对可靠的测算方法,尤其要加强耕地生态环境价值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非农流转时耕地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研究,以及将其与"绿色 GDP"核算研究相结合,以此服务于耕地资源的管理和永续利用.

    • 基于WebGIS的中国土壤信息查询系统研究

      2008, 40(1):9-15.

      摘要 (1725) HTML (0) PDF 0.00 Byte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尺度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全国和区域的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长期积累的各种土壤图和土壤属性图资料,利用WebGIS技术,以ArclMS作为土壤地图数据发布平台,结合相应的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中国土壤信息查询系统.系统分为4个部分,分别提供了全国土壤的类型分布、基本属性、养分元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在多个尺度下土壤信息的查询.系统提供的SQL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研究需求灵活地构建查询表达式进行查询,区域查询功能则可以查询在全国和各个行政区域内土壤类型或土壤性质的各个类型或等级(含量)分布的总面积及其占该行政区域面积的百分数.用户可以通过友好的交互性界面便捷地查询到尽可能多的土壤信息.

    •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2008, 40(1):16-20.

      摘要 (1740) HTML (0) PDF 0.00 Byte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向土壤中施加螫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EDTA等多种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一种新型易降解的螯合剂EDDS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地下储油罐污染环境的工程修复技术

      2008, 40(1):21-26.

      摘要 (1964) HTML (0) PDF 0.00 Byte (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腐蚀、地震、长期使用维护不力等原因会造成地下储油罐油品的泄漏,形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本文概述了地下储油罐污染的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有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生物堆制处理法、土壤耕作法、地下水曝气、生物曝气、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和双相抽提,并给出了各种技术的简单流程图和适用条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 多孔介质中指流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2008, 40(1):27-33.

      摘要 (1947) HTML (0) PDF 0.00 Byte (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指流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水分和溶质运移形式,指流的研究对土壤水分调节、灌溉方式的确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测、污染物迁移过程模拟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指流的研究现状,从指流的发生条件、产生机理、量化判据、侧向扩散、影响因索以及数学模型等方面对指流研究已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和简评,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江西单位耕地食物产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2008, 40(1):34-38.

      摘要 (2014) HTML (0) PDF 0.00 Byte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江西单位耕地食物产量变化小波分析表明,1949-2003年江西单位耕地食物产量变化具有25年、34年和50年的特征时问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特征;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西单位耕地食物产量变化存在25年、34年和50年的主要周期,其中以50年的周期性振荡最强.大(50年)、中(34年)、小(25年)特征时间尺度的小波系数从2000年都开始下降,说明江西近年单位耕地食物产量进入了减产期.

    •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分析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2008, 40(1):39-44.

      摘要 (1893) HTML (0) PDF 0.00 Byte (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引导规划区内的可持续发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了规划的生态保护功能.在此背景下,本文构筑生态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试图从土地利用角度揭示规划区内生态功能的差异,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的分析方法,以期为制定正确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提供参考,使生态理念融入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在评价江宁区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镇之间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的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分析.关健词:县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指标体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

    • 区间可比城镇基准地价体系建立方法探讨

      2008, 40(1):45-50.

      摘要 (1598) HTML (0) PDF 0.00 Byte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不同地区城镇基准地价的统一体系是加强城镇地价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本文在建立省级、县域城镇土地等别体系基础上,通过城镇土地等别指数的换算与修正,建立区域统一的城镇土地等别体系,然后在此控制下构建区间可比城镇基准地价体系,并以江苏省如东、宝应所辖城镇为例,对区间可比城镇基准地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益尝试.

    •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资源效应研究——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

      2008, 40(1):51-56.

      摘要 (2013) HTML (0) PDF 0.00 Byte (1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分析黑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及其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强烈的,也是比较复杂的,对水资源的影响更是显著的.首先,农业灌溉用地发展造成了黑河中游地区用水量的增加以及水资源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其次,农业灌溉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地类型的不断膨胀,对黑河中游水资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并呈逐年递增和溯源上迁的趋势.

    • 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2008, 40(1):57-60.

      摘要 (1878) HTML (0) PDF 0.00 Byte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郡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生态湿地.鄱阳湖湿地包括丰水期和枯水期所形成的高低水位消落地域及附近的浅水区,总面积10594 km2.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风格独异,其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和遗址遗迹等在世界生态旅游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驰名中外的候鸟栖息地,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区位条件优越、可进入性强、景观组合度高的开发优势,在开发中应坚持综合开发、可持续开发和突出特色的原则.本文设计了"水陆"并进的,以观鸟、垂钓、休闲、运动和学习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以构建南昌-九江-庐山-鄱阳湖生态旅游区.

    • 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扰动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2008, 40(1):61-65.

      摘要 (1795) HTML (0) PDF 0.00 Byte (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活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广州市白云区调查采样,研究农用地开发建设扰动土壤的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扰动土壤综合质量处于差级水平;土壤结构与剖面发育层次混乱,耕层缺失,底土或母质风化土成为土壤表层,土壤粗砾(含石块,>2 mm)含量显著增加;pH趋向强酸性或碱性,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养分(钾元素除外)含量缺乏,73%~93%的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和氮元素单质量系数<0.9.

    • 污染水稻土中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

      2008, 40(1):66-72.

      摘要 (1929) HTML (0) PDF 0.00 Byte (1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地统计学方法,选择江西省贵溪铜冶炼厂污染区,研究了表层水稻土中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Cu、Cd、Pb为中等空间相关性,有效态Zn为弱空间相关性.有效态Cu、Cd分别与有效态Zn和有效态Pb呈显著相关,表现出复合污染的特征.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长轴方位角(西北-东南和东北-西南)与污染物的扩散方向(渠道和偏东风向)相近.随污染源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u含量降低,而有效态Cd和Pb含量增加,有效态Zn含量在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上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污染区水稻土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离污染源的距离和地形,其次是土壤的吸附能力(土壤SO42-含量)以及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孔隙性的影响较小.

    • 蚯蚓对污染土壤中黑麦草和印度芥菜吸收累积锌的影响

      2008, 40(1):73-77.

      摘要 (2312) HTML (0) PDF 0.00 Byte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江冲积物形成的高沙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个浓度的Zn(100、200、300、400 mg/kg)以模拟Zn污染土壤,设置了接种蚯蚓(Pheretima sp.)处理与不加蚯蚓的对照处理,并种植黑麦草和印度芥菜,以研究蚯蚓活动对不同植物吸收、累积Zn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低浓度Zn处理外(Zn≤100 mg/kg),蚯蚓活动明显增加了污染土壤的DTPA提取态Zn含量,进而促进植物对Zn的吸收.蚯蚓活动同时提高了印度芥菜和黑麦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植株体Zn浓度,促进了植物对土壤Zn的吸收.加入蚯蚓后印度芥菜和黑麦草中Zn总累积量较无蚯蚓对照分别提高了57.8%~131.6%、51.4%~150.5%.两种植物相比,印度芥菜植株Zn浓度明显高于黑麦草,但由于印度芥菜生物量低,不论是否接种蚯蚓,其Zn累积量均低于黑麦草(未加Zn处理除外).黑麦草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可多次刈割,因而具有很大的修复中、轻度Zn污染土壤的潜力.

    • Zn/Cd污染土壤的化学钝化修复

      2008, 40(1):78-82.

      摘要 (1766) HTML (0) PDF 0.00 Byte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和改性凹凸棒石(凹 Fe、凹 Mn、凹 P)对Zn/Cd模拟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土壤中添加改良剂20 g/kg土,进行黑麦草盆栽试验.采用植物吸收和化学提取来评价修复效果.植物吸收结果表明凹 P处理效果最好,其原因可能是形成氢氧化物或磷酸盐沉淀;化学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弱交换态Zn的含量.

    • 锰与氮钾配施对冬小麦氮钾吸收影响及交互作用

      2008, 40(1):83-87.

      摘要 (2298) HTML (0) PDF 0.00 Byte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潮土区的田间试验,采用分设正交区组的3因素5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Mn与N、K配施对冬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Mn与N、K合理配比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内N的含量和吸收量;对籽粒内K的含量影响不明显,而对最终籽粒K的吸收量影响明显.同时,通过交互效应分析,得出Mn与N之间存在协助作用、而Mn与K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拮抗作用.

    • 褐土中磷镉吸附与解吸的研究

      2008, 40(1):88-92.

      摘要 (1926) HTML (0) PDF 0.00 Byte (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d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P、Cd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吸附量的土壤,对Cd的次级吸附量随着吸附P量的增加而提高,石灰性褐土中P吸附量的提高可提高其对Cd离子的吸附容量;不同Cd吸附量的土壤,对P的次级吸附量随Cd吸附量的升高逐渐升高.Cd的解吸量(用0.1 mol/L KN0O解吸)均随Cd吸附量的升高而增加.

    • 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影响

      2008, 40(1):93-99.

      摘要 (1834) HTML (0) PDF 0.00 Byte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Bremner法对24年长期施肥试验后黄泥土耕层土壤有机N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全N、酸解有机N、酸解NH4 -N、氨基酸态N、非酸解有机N和有机C含量,尤其利于提高氨基酸态N和非酸解有机N的含量;与不施N相比,施N肥能提高全N、酸解有机N、酸解未知态N、氨基糖态N和有机C含量,土壤有机N主要由酸解NH4 -N和氨基酸态N组成,其次为酸解未知态N和非酸解有机N,氨基糖态N含量最小,有机肥和N肥是影响全N、有机N、有机C和水稻产量的重要因子,两者配施能提高土壤供N和固C能力,是维持土壤肥力最佳的施肥方式.

    •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08, 40(1):100-105.

      摘要 (2145) HTML (0) PDF 0.00 Byte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在华北平原具有典型代表的禹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组成有着显著(p<0.05)影响.与传统粮田比较,果园和苜蓿地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提高了土壤中>2mm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同时也降低了0.5~1 mm和0.25~0.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比例.果园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传统粮田分别提高了70.5%和108.4%.设施农业用地降低了土壤较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和团聚体的稳定性.果园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颗粒有机碳(POC)较传统粮田分别提高了54.8%、136.4%和124.6%.设施农业用地则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TOC、LFOC和POC的含量.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皆以果园为最高,苜蓿地次之,设施农业用地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平均含量为最小,这种差异在>2mm和0.5~1 mm的团聚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0.25 mm团聚体含量、MWD和GMD与土壤TOC、LFOC和POC皆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其中与POC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12**和0.897**.

    • 硫素营养胁迫对水稻根系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2008, 40(1):106-109.

      摘要 (1740) HTML (0) PDF 0.00 Byte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用电镜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硫(S)索营养对水稻根系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S素营养胁迫的水稻,其根系及叶片的超微结构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低S胁迫会造成水稻叶片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结构肿胀,基粒片层松驰、散乱,细胞器减少,线粒体结构被破坏,根系细胞内几乎没有内含物;S 浓度高则会使叶片叶绿体基粒片层致密、浓缩,无规则化,根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这就从微观上进一步解释了水稻S索营养胁迫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原因与机理,也为水稻S索营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解剖学与形态学的依据.

    • 雨花台红土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008, 40(1):110-113.

      摘要 (1807) HTML (0) PDF 0.00 Byte (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红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形态观察及室内磁化率、游离氧化铁和颗粒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剖面按形态可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黄棕色土层、红棕色土层和网纹红土层3大层段:低频磁化率呈黄棕色土层>红棕色土层>网纹红土层的特点,网纹红土层和红棕色土层的游离氧化铁和游离度均高于上部黄棕色土层,指示红色土层有更强的风化成土作用:网纹红土层<10μm细颗粒和>100μm颗粒的增加,进一步表明其经历了更强烈的风化成土作用.因此,雨花台红土剖面自下而上低频磁化率逐渐升高,反映的是气候由湿热向温凉转变的总体特征.

    • 云南省主要地质背景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矿物质元素丰度分析

      2008, 40(1):114-120.

      摘要 (2670) HTML (0) PDF 0.00 Byte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云南省反刍动物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主要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和岩石样品的K、Na、Mg、Cu、Zn、Mn、Co、Fe、Se、I和F元素及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H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玄武岩红壤区(V)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土壤各种矿质元素都比较高,有机质含量与CEC都较高,特别是V区最为显著;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除了Co含量较低外,其他元素含量都居中等或偏上水平,有机质含量与CEC仅次于第1类背景区:碎屑岩紫色土区(Ⅲ)、变质岩赤红壤区(Ⅵ)和碎屑岩黄红壤区(Ⅳ)大多数矿质养分相对都比较低,有机质含量与CEC最低.

    • 滨海盐渍化土壤引种油葵的试验研究

      2008, 40(1):121-124.

      摘要 (1566) HTML (0) PDF 0.00 Byte (1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引种油葵进行海涂肥料试验的基础上,布置了3种油葵海涂盐溃土栽培试验,以研究海涂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海涂的不同程度盐渍化土上.3 品种油葵葵籽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盐分含量与品种两因素之间互作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滨海轻度、中度与强度 3 种盐渍化土壤上,3个油葵品种葵籽产量表现均为DK1显著高于DK3792与G101B,而DK3792与G101B两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DK1为适宜江苏沿海各种盐渍化土种植的油葵品种.

    • 氟铃脲的土壤降解动力学研究

      2008, 40(1):125-129.

      摘要 (1728) HTML (0) PDF 0.00 Byte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氟铃脲初始浓度、土壤Cu含量、土壤含水率及温度对土壤中氟铃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对氟铃脲在土壤中的降解有显著影响.氟铃脲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与氟铃脲初始浓度以及土壤中Cu离子含量呈负相关.

    •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化学氧化去除研究

      2008, 40(1):130-134.

      摘要 (1830) HTML (0) PDF 0.00 Byte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H2O2氧化处理柴油重度污染土壤,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油量、H2O2投加量、土壤pH值以及催化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向油污土壤中直接投加氧化剂的修复方法可行;H2O2的经济添加量为400 ml/kg土,低含油(20000 mg/kg)污土的去除率可达70.0%以上,高含油(50000 mg/kg)污土的去除率可达96.0%以上:pH 5~8范围内土壤介质对该法的应用影响不大;如用芬顿试剂处理高含油(50000 mg/kg))污土,H2O2只需100 ml/kg土或200 ml/kg土,就能达到85.0%以上的去油效果.

    • 贵州省地道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2008, 40(1):135-140.

      摘要 (2109) HTML (0) PDF 0.00 Byte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贵州省11个地道中药材GAP基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标准对其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各基地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很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6.6%~70.4%.调查区域内基地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土壤达不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结果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2.5,综合污染指数最大1.9,受污染基地占27.3%.以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标准评价结果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4.3,综合污染指数最大3.3,受污染基地占54.5%.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Cd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u、Hg、As.

    • 棉花膜下滴灌施用氮肥施肥模型及推荐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研究

      2008, 40(1):141-144.

      摘要 (1880) HTML (0) PDF 0.00 Byte (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为试验种植作物,采取小区试验的方式,进行滴灌施肥棉花N素吸收特性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籽棉(y)与滴灌棉田N量(x)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y=3271.82 14.46x-0.0312x2(r=0.9604*),并建立了施肥推荐决策支持系统.

    • 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

      2008, 40(1):145-148.

      摘要 (1784) HTML (0) PDF 0.00 Byte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的水分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结皮层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和吸水能力,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垂直变化规律.室内水分蒸发试验表明,由于生物结皮层能够明显抑制水分蒸发的时间比裸露沙土滞后2~3天,从而使得沙漠生物结皮层累计蒸发损失的水量大于裸露的沙土.

    • 苏丹草对黑河流域荒漠化土壤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

      2008, 40(1):149-151.

      摘要 (2748) HTML (0) PDF 0.00 Byte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黑河流域的荒漠化土壤上种植苏丹草改土培肥效果明显.种植苏丹草3年与CK比较,0~20 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94.74 g/kg,土壤贮水量增加163.22 m3/hm2,>0.25 mm团粒结构增加20.50%,总孔度增加7.93%,毛管孔度增加7.01%,土壤体积质量降低0.21 g/cm3;pH由7.62降到7.40,全盐含量降低3.51 g/kg,脱盐率达到66.82%;土壤有机质增加2.83g/kg,速效N、P、K分别增加18.21、2.14、35.40 mg/kg,CEC增加5.43 cmol/kg;苏丹草单株鲜重1107.34 g,单株干重365.41g,鲜草产量160 t/hm2,干草产量51.21 t/hm2,产值1.54万元/hm2.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