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4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外源铜在土壤中的老化研究进展

      2009, 41(2):153-159.

      摘要 (975) HTML (0) PDF 355.54 K (2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溶性Cu添加到土壤后,其可浸提性、生物有效性或毒害随时间逐渐降低,这个过程称为老化过程。田间污染土壤中的Cu与人工新添加的Cu在生物有效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考虑Cu的老化过程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它对污染土壤的管理和修复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综述了外源Cu在土壤中的老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老化过程主要受扩散作用、聚合/沉淀作用和包裹作用共同控制,而且在长期老化阶段,微孔扩散成主导作用机理;pH、温度、有机质和土壤类型是老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pH影响聚合/沉淀作用和扩散作用,温度主要影响扩散作用,而有机质对上述各个机理都有影响。

    • 淹水还原条件下土壤铁氧化物对镉活性制约机理的研究进展

      2009, 41(2):160-164.

      摘要 (1117) HTML (0) PDF 304.09 K (2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Cd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淹水土壤中Cd的消长及其制约机理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得到的却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本文首先概述了淹水土壤中铁氧化物还原溶解与沉淀的研究进展,之后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淹水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化学行为对Cd活性的影响,详细论述了Cd活性降低和升高的可能机理,进而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研究进展

      2009, 41(2):165-171.

      摘要 (1635) HTML (0) PDF 281.23 K (5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位素稀释法是测定土壤中N素总转化速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自从上世纪50年代Kirkham 和 Bartholomew提出同位素稀释法的基本原理以后,随着分析技术的长足发展,一些更精确的分析和数值优化方法被广泛使用,N转化概念模型已经日益完善,使测定N的总转化速率成为现实,对土壤N素循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然而,15N标记方法研究土壤中N的总转化速率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本文综述了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N素总转化速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期推动同位素稀释法的研究和发展。

    • AM真菌与地上草食动物的互作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

      2009, 41(2):172-179.

      摘要 (949) HTML (0) PDF 277.13 K (2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丛枝菌根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生态学功能。目前,关于AM真菌和植物的关系,以及草食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有关AM真菌-植物-草食动物的多重相互作用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本文从揭示AM真菌-植物-草食动物三者相互作用机理的角度出发,围绕动物采食作用对AM真菌的侵染、孢子群落组成的变化及其作用机理,丛枝菌根对动物采食行为的影响,以及植物个体与群落对二者共同作用的响应等方面,对AM真菌-植物-草食动物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AM真菌-植物-草食动物相互作用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 离子交换树脂联合提取土壤有效养分技术

      2009, 41(2):180-184.

      摘要 (936) HTML (0) PDF 248.14 K (2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联合提取土壤有效养分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方便的土壤N、P、K联合提取方法,可为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土壤养分提供借鉴和参考。

    •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钾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

      2009, 41(2):185-191.

      摘要 (1255) HTML (0) PDF 741.67 K (2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农田养分收支平衡模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GIS 技术,研究了2000年我国农田K素的平衡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空间表达与分析。主要结论有:①我国农田 K 素投入总量为1.068 × 107 t,农田 K 素总支出为1.458 × 107 t,农田 K 素处于亏缺状态,亏缺量为3.90 × 106 t,平均单位耕地 K 素亏缺 40 kg/hm2;②在县域层面上,农田 K 素处于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 77.39%,我国绝大多数的县域单元农田 K 素处于亏缺状态;③我国农田 K 素输入中化肥 K 素投入4.77 × 106 t,有机肥 K 素投入总量为4.98 × 106 t;④在全国层面上,由人畜禽粪尿提供的 K 占全部有机 K 肥总投入的比例为48.98%,由秸秆提供的 K占全部有机肥 K 素投入总量的比例为51.02%;⑤全国农田 K 素支出总量中 K 素生物产出总量为1.335 ×107 t,占农田 K 素总支出的比重为 91.56%。

    • 我国酸性土壤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实践中的修改建议——以铅、镍和镉的标准研究为例

      2009, 41(2):192-195.

      摘要 (1003) HTML (0) PDF 291.41 K (2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b、Ni和Cd的盆栽试验,并结合广东省9市的土壤污染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以上3个元素在pH<6.5的情况下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分别为250、40和0.3 mg/kg)并不适应实际情况。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将目前我国酸性土壤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中的Pb、Ni分别调整为100 mg/kg和60 mg/kg,Cd的标准保持0.3 mg/kg不变; 依照建议标准,对广东省土壤的以上3个元素污染状况重新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超标率从0.13%上升为5.25%,Ni超标率从23.23%下降为7.21%,与作物中Pb和Ni的超标率分别为3.90% 和0.00% 情况相对一致。

    • 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2009, 41(2):196-200.

      摘要 (1062) HTML (0) PDF 273.33 K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三江平原上,测定 42 个小区中玉米、大豆、小麦籽实 Fe、Mn、Cu 和 Zn 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 Fe、Mn、Cu 和Zn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 和 Zn 的生物有效性,旨在为该地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含 Fe、Mn、Cu 和 Zn 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 Fe、Mn、Cu和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态 Fe、Mn、Cu 和 Zn含量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Fe、Mn、Cu 和 Zn含量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交换态对有效态 Fe、Mn、Cu 和 Zn 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及碳酸盐结合态 Mn、Zn 对有效态 Mn、Zn 具有一定正效应。而残留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Mn 对有效态 Mn 产生负效应。

    •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2009, 41(2):201-205.

      摘要 (1345) HTML (0) PDF 322.01 K (6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一种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将重金属的形态分为水溶态、弱酸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用水提取水溶态,0.11 mol/L的醋酸提取弱酸态,0.5 mol/L的盐酸羟胺提取可还原态,过氧化氢和1.0 mol/L的醋酸铵提取可氧化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提取残渣态。方法适用于Cu、Pb、Zn、Cd、Cr、Co、Mn、Mo、As、Sb、Ni等 11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研究,检出限在0.001 ~ 1 μg/g 之间,方法的精密度<11%(RSD)。

    • 施用磷、钙对红壤上胡枝子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009, 41(2):206-211.

      摘要 (920) HTML (0) PDF 273.78 K (2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红壤土培试验,研究了施用P、Ca对耐Al性不同的两个胡枝子品种的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 +P处理显著增加了耐Al 品种根和地上部生物量,而对Al敏感品种无影响;单独 +Ca处理显著促进了Al敏感品种根部的生长,而对耐Al品种的生长无影响;+P+Ca处理显著增加了两个品种根和地上部生物量。耐性品种地上部Al含量显著低于敏感品种,而根部Al含量无显著差异。两个品种体内P含量在 +P处理时耐性品种显著高于敏感品种,其他处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整体上,胡枝子体内Ca、K、Mn和Mg含量耐性品种大于敏感品种,Fe含量反之。结果表明,低P胁迫是酸性土壤上耐Al胡枝子品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增施P肥效果明显,而对于Al敏感品种,Al毒是其生长的首要限制因子,只有施用石灰后对其加P,生物量才能提高。耐性品种根部有阻碍Al 向地上部运输的机制,而这种机制与体内P含量较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外,推测耐Al胡枝子品种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也较强。

    •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钾素肥力变化及其对不同测钾方法的响应

      2009, 41(2):212-217.

      摘要 (982) HTML (0) PDF 276.54 K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K素肥力因长期施肥管理可能会发生变化。本文以土壤K素肥力相对较高的河南封丘 16 年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K素肥力的影响,以及常规速效K、缓效K、全K和两种四苯硼钠法等土壤测K方法对土壤K素变化的响应能力。16 年K肥施用量和作物吸K量的差值表明,不施K土壤K素发生耗竭,任何肥料都不施的CK处理K耗竭较少,为 K 28.5 kg/(hm2·a),而不施K的NP处理中K的耗竭速率较高,为 CK 处理的 5.2 倍, 所有施K土壤中由于作物吸K量小于K肥施用量,表现为土壤K素盈余,其中不施P或N的NK和PK处理K素盈余最高,分别达 K 207 和 190.5 kg/(hm2·a),平衡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土壤K的盈余较少,为K 31.5 ~ 63.0 kg/(hm2·a)。不同土壤测K方法反映的 16 年前后土壤K素变化与以上理论值均有差异,醋酸铵法、沸硝酸法、两种四苯硼钠法和碱熔法反映的 7 个不同施肥处理K素变化的回收率(测定值与理论值的比率)平均值分别为 39% 、51%、66%、71% 和176%,7 个施肥处理回收率的变异系数5种方法分别为103%、74%、36%、30% 和141%。回收率偏离估计值较大并且不稳定,说明土壤常规测K方法(速效K、缓效K和全K)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土壤K素肥力的变化,而四苯硼钠法较常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土壤K素变化。

    • 生菜、菠菜和番茄幼苗利用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差异研究

      2009, 41(2):218-223.

      摘要 (1089) HTML (0) PDF 283.23 K (20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砂培条件下,分别以磷酸二钙(DCP)、磷酸八钙(OCP)、氟磷灰石(FA)、磷酸铝(Al-P)和磷酸铁(Fe-P)作为单一P源,研究了不同形态的无机P对生菜、菠菜和番茄的有效性以及这3种蔬菜对其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蔬菜对各种形态无机P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生菜利用各形态无机P的能力为DCP>OCP>Al-P>Fe-P>FA;菠菜为DCP、OCP>Al-P>Fe-P>FA;番茄从生物量角度分析为Al-P、DCP>OCP>Fe-P>FA,从P积累量角度分析为DCP>OCP>Al-P>Fe-P>FA。

    • 贵阳市东郊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特性对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2009, 41(2):224-229.

      摘要 (1201) HTML (0) PDF 331.94 K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贵阳市东郊 7 种植被下土壤,测定了微生物群落功能(Biolog 法)和 13 种土壤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特性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特性解释了土壤微生物底物利用变异的 77.9% 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全部变异,其中,土壤 pH、有效 P、速效 K、有机 C、水解 N 和溶解性有机 C 分别解释了底物利用的 48.4%、15.9%、5.9%、5.7%、1.6% 和 0.4%;有效 P、速效 K、有机 C 和全 N 分别解释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标 (H′)变异的 67.4%、27.7%、4.7% 和 0.2%,表明土壤特性对微生物底物利用和功能多样性有决定性影响。

    • 气候对旱地紫色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长期影响

      2009, 41(2):230-235.

      摘要 (1020) HTML (0) PDF 306.88 K (2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暖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对紫色土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影响。将安徽休宁的紫色土分别放置在暖温带的封丘和中亚热带的鹰潭,18年的旱作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中亚热带紫色土的pH、全N含量、NO3--N含量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暖温带紫色土;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整体活性高于暖温带;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对羧酸和糖类利用较多,而在暖温带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对氨基酸和胺类的利用能力较高。说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促进了紫色土微生物对含C化合物的利用,而暖温带气候条件促进了紫色土微生物对含N化合物的利用。

    • 红壤水分条件对柑橘叶片质膜透性以及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009, 41(2):236-242.

      摘要 (1034) HTML (0) PDF 344.20 K (2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盆栽柑橘控制盆内红壤不同含水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红壤水分条件对柑橘叶片质膜透性以及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叶片相对电导率在红壤相对含水量75% 处理时最低,并与红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2 = 0.8236*,n=50);柑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显著增加,并与红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2 = 0.9051*,n=50)。柑橘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生成速率与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不同红壤水分条件下具有相近的变化曲线,在红壤相对含水量60% 的处理下达最大值后,随红壤水分减少或增加均呈下降趋势;O2.-、H2O2并不是引起柑橘在红壤水分亏缺或盈余胁迫状况下氧化伤害的单一原因。随着红壤含水量的变化,柑橘叶片抗氧化系统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柑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酶活性在红壤干旱条件下都保持了较高的活性,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土壤水分减少却显著降低。

    •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2009, 41(2):243-247.

      摘要 (866) HTML (0) PDF 274.29 K (2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石油为 C 源,经过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 15 株具有较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 BS-5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最强,该菌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7.3 mN/m(空白发酵液表面张力为 54.5 mN/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物质。另外,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菌的培养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以植物油 10 g/L、MgSO4 0.2 g/L、K2HPO4 1.0 g/L、KH2PO4 1.0 g/L、蛋白胨 1.0 g/L、FeSO4 0.05 g/L、CaCl2 0.02 g/L、初始 pH 值 7.5 为最佳。通过16S rDNA 测序结果表明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2009, 41(2):248-252.

      摘要 (1022) HTML (0) PDF 245.35 K (3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肥做对照,研究了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有效N、P、K含量及玉米和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N、P、K含量;施 N 量为 0.1 g/kg土的生物复混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和油麦菜的 N、P、K 吸收量及玉米的生物量。

    • 不同腐熟程度麦秸堆肥在温室番茄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

      2009, 41(2):253-257.

      摘要 (1056) HTML (0) PDF 315.50 K (2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堆肥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改土增产效果。本文以常规土壤栽培作为对照,将堆制30 天与90 天两种不同腐熟程度麦秸堆肥植入土壤,考察其在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系统中的改土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土壤添加麦秸堆肥显著改善了其物理性状,降低了土壤体积质量(容重),提高了土壤大小孔隙比,30天与90天两种堆肥处理下土壤体积质量分别降低至0.8263、0.9003 g/cm3,大小孔隙比分别提高至1:3.51、1:4.78;两种堆肥处理均提高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座果期30天堆肥、90天堆肥及对照3种处理下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CO2 21.18、18.77、18.65 μmol/(m×s),采收期分别为CO2 21.21、20.93、18.92 μmol/(m×s),并且两个时期下30 天堆肥处理均与对照处理达到显著差异;同时,两种堆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3种处理下每栽培小区番茄产量分别达到82.48、80.25、68.66 kg。30天堆肥处理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番茄产量上的作用效果高于90 天堆肥处理,表明秸秆堆肥在作为设施土壤改良剂施用时,完全腐熟并不是最佳腐熟程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堆肥物料及堆制时期的差异合理确定堆制时间与腐熟程度。

    •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土壤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09, 41(2):258-263.

      摘要 (1030) HTML (0) PDF 285.61 K (2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 19 年的设施蔬菜栽培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材料,采用团聚体和土壤有机 C 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团聚体内颗粒有机 C(POM 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使<53 μm 团聚体向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转化,有利于 POM C 的富集。长期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粗 POM 和单施无机肥处理的粗 POM 平均 C 含量要比不施肥处理高 6.97 倍和 4.8 倍。施肥对细 POM C 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但土壤细 POM C 的含量远远大于粗 POM C。长期施用有机肥料或配施无机肥(除 AN 处理外)还提高了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内(intra-mM)的和游离微团聚体内的(free intra-m)POM C 含量,而无机肥的施用却导致了二者 C 含量下降 22.5% ~ 21.1%。

    • 坡度和坡向对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

      2009, 41(2):264-268.

      摘要 (1228) HTML (0) PDF 338.00 K (3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空间叠置分析,探讨了坡度、坡向对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蒙顶山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与坡度变化基本一致,在15o ~ 35o 的坡度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②坡向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不如坡度明显,但在110o ~ 180o 范围影响较大;③坡度、坡向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几乎相对独立,但沟谷附近交互影响较显著。

    • 土壤中胡敏酸的光化学降解及其对苯并[α]芘结合性质的影响

      2009, 41(2):269-273.

      摘要 (935) HTML (0) PDF 356.24 K (2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不同光照时间、pH和溶解氧浓度下,研究了土壤中胡敏酸经模拟太阳光照射后对苯并[α]芘结合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敏酸经模拟太阳光照射后,其与苯并[α]芘的结合系数Koc下降。光化过程中胡敏酸的分子量或SUVA270 与Koc之间有较好的指数回归关系。在pH 4.1 ~ 8.0 范围内,在光照后pH条件下测定经光照处理样品的Koc值平均下降34.3% ± 4.1%,在光照前pH条件下测定经光照处理样品的Koc值平均下降33.8% ± 8.3%。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能加速胡敏酸的光氧化降解过程,与相应的未经光照处理样品相比,在空气饱和与氧气饱和条件下光照后的Koc分别下降37.2% 和47.1%。

    • 黄淮海平原封丘县土壤肥力变异与农田生产力相关研究

      2009, 41(2):274-277.

      摘要 (1053) HTML (0) PDF 237.26 K (1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黄淮海平原封丘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及其与农田生产力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潮土的肥力质量得到普遍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等养分含量得到显著增加,而土壤速效K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肥力、农田管理措施与玉米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肥力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大于农田管理措施,土壤肥力因素中,全N、速效P和碱解N的影响较大;农田管理措施中,以灌溉次数对玉米单产的影响较大。这为区域农田土壤质量研究、管理和政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温室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2009, 41(2):278-281.

      摘要 (1005) HTML (0) PDF 251.65 K (2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施N量、施K量的耦合效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得到辣椒产量对3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3因素影响辣椒产量的顺序为施N量>灌水量>施K量。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灌水量与施N量、灌水量与施K量、施N量和施K量在低于0.500和1.682、0.501和0.000、1.685和 -1.345水平时对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分别高于以上水平时又会呈负相关关系。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辣椒最高产量达52.75 t/hm2时,相对应的灌水量、施N量、施K量分别为2627.2 m3/hm2、2156.3 kg/hm2、580.3 kg/hm2。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验证表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 昆明市植烟土壤2002—2006年养分状况变化动态分析

      2009, 41(2):282-287.

      摘要 (1005) HTML (0) PDF 253.21 K (2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每年均对昆明市主要植烟土壤进行养分状况普查。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主要植烟土壤pH平均值以及pH值超过7.0的土壤比例近年来逐年上升;目前虽全市pH平均值尚处适宜范围之内,但pH值超过7.0的土壤比例已近40%,同时约25% 的土壤pH值小于5.5;②有机质和有效S平均含量目前总体偏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全市现已无缺S土壤;③有效B平均含量5年间虽逐年上升,但皆属轻度缺乏;而缺B土壤比例近年间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有约70% 的土壤缺B;④目前全市植烟土壤的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平均含量皆比2002年有所下降,总体处于适宜至偏高水平之间;同时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过高的土壤比例近年间明显降低,而缺P或缺K土壤比例有所增加,目前已有约7% 的土壤缺P,近1/3的土壤缺K或极缺K;⑤交换性Mg和Zn的平均含量5年间变化不大,但总体偏高;同时,缺Mg土壤比例近年间有所增加,目前已有13% 的土壤缺Mg,而仅3% 的土壤缺Zn;⑥有效Ca含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但多数土壤偏高,部分缺乏;⑦土壤中Cl- 的含量近年间呈上升趋势,尽管目前全市平均值尚处适宜范围之内,但Cl- 超过30 mg/kg的比例已有大幅度增加。

    • 基于城市分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009, 41(2):288-294.

      摘要 (1190) HTML (0) PDF 310.84 K (3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均一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已经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由于区域的差异性,首先开展了城市分类,然后再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与城市分类与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然后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将 282 个地级城市分成了 3 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型城市进行分析,得出每类型城市主成分的组数、每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指标的因子值,分析了各类型城市主成分及指标因子值的差异。最后计算每类型城市的集约利用分值,根据集约利用分级表确定了全国各类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级别。

    • 基于 GIS 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异

      2009, 41(2):295-302.

      摘要 (1019) HTML (0) PDF 367.33 K (2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 GIS 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耕地主要农作物栅格空间生产潜力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研究探讨区域耕地价值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价值变化于 84.09 ~ 750.53 万元/hm2,总价值为 5.92 万亿元,福州市耕地总价值(7053.93 亿元)>泉州(6774.95 亿元)>漳州(6639.12 亿元)>南平(4570.49 亿元)>龙岩(4478.87 亿元)>宁德(4254.15亿元)>三明(3916.01 亿元)>莆田(2909.00 亿元)>厦门(1234.06 亿元),耕地单位面积价值量总体上呈现由闽东南、闽南沿海地区向闽东、闽西和闽北丘陵山地区递减的趋势。

    • 用Cs-137示踪法研究浙江天台县典型坡面的土壤侵蚀规律

      2009, 41(2):303-307.

      摘要 (963) HTML (0) PDF 296.44 K (2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Cs-137示踪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本文在非耕地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在浙江省天台县典型区域内,得出Cs-137基准值为2382.02 Bq/m2,土壤Cs-137剖面分布函数为 Cs = 243.73e-0.113z,同时分析了非耕地典型坡面上不同部位的侵蚀与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20 cm以内的范围,坡地土壤净流失上部大于中下部,在距坡脚附近有土壤沉积现象。坡面不同部位的土壤侵蚀速率并不随着坡长的增加而简单地增大,而是随地表植被结构和覆盖度的不同而变化。

    •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原位稳定/固化技术和异位填埋技术为例

      2009, 41(2):308-314.

      摘要 (963) HTML (0) PDF 287.55 K (3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是评价土壤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选择土壤修复技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上海某重大工程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运用多标准分析法(MCA),从人体健康、社会、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对两种典型的修复技术(原位稳定/固化,异地填埋)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稳定/固化技术是一种较为经济且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的修复方法;填埋技术不仅经济成本较高,而且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较为不利。

    • 广西宜州市甘蔗低产原因的调查

      2009, 41(2):315-319.

      摘要 (984) HTML (0) PDF 264.94 K (3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西宜州地区是国家“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但单产一直偏低。对此,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宜州地区气候条件处于能够满足甘蔗生长的“边缘”状态;土壤存在酸化,土壤有机质、N、K、B含量偏低,土体结构不良等问题;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老化、施肥不科学、灌溉条件差、蔗叶覆盖率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甘蔗单产。

    • 2008年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2009, 41(2):320-323.

      摘要 (974) HTML (0) PDF 303.98 K (2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N、P、K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4.38 kg/hm2、P2O5 38.38 kg/hm2、K2O 67.02 kg/hm2,N∶P2O5∶K2O为1∶0.27∶0.46时,最佳经济产量为9146.63 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建议推荐施肥量分别为尿素(N,460 g/kg)总量322.34 kg/hm2、过磷酸钙(P2O5,120 g/kg)314.84 kg/hm2、氯化钾(K2O,600 g/kg)112.44 kg/hm2。

    • 稻-麦轮作制度中磷肥后效研究

      2009, 41(2):324-327.

      摘要 (993) HTML (0) PDF 269.50 K (1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制度中,小麦施磷(P)肥后的增产效果及对下茬作物水稻的后效P量大小。结果表明,在供P能力较低的砂姜黑土上,增施P肥(90 ~ 360 kg/hm2)与不施P肥相比,可使冬小麦当季增产籽粒2038.9 ~ 3811.8 kg/hm2,增产率65.2% ~ 122.0%,可使水稻当季增产稻谷945.0 ~ 1776.0 kg/hm2,增幅为15.5% ~ 29.2%,冬小麦施用P肥的后效P量可使水稻增产稻谷486.5 ~ 1715.0 kg/hm2,增幅8.0% ~ 28.2%,有明显的后效作用。冬小麦施P留给水稻的后效P量约占冬小麦施P量的1/2,在考虑后效的情况下,小麦和水稻两季可节省P肥投资20.12%,在P肥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P肥供给冬小麦。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