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4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坡耕地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009, 41(6):857-861.

      摘要 (1157) HTML (0) PDF 270.69 K (3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坡耕地N、P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坡耕地N、P流失的过程特征,降雨、土壤、地形、耕作与管理因素对N、P流失的影响等方面工作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控制措施,如覆盖、植物篱、保护性耕作、坡改梯等,控制N、P流失的控制机制、效果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对坡耕地N、P流失的研究与控制方面等今后应加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 含钾矿物中钾的释放及其与溶液环境中离子种类的关系

      2009, 41(6):862-868.

      摘要 (1134) HTML (0) PDF 425.08 K (2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探讨 5 种含 K 矿物中 K 在不同溶液中的释放规律(释放量和释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含 K矿物中 K 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的顺序均表现为:黑云母>蛭石>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不同 K 矿物释 K 速率在酸溶液中差异最大,其次在钙和钠盐溶液中,在水中的速率差异最小,这主要是受其矿物本身结构的影响。不同离子对含 K 矿物中非交换态 K 释放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H+>>Ca2+>Na+>H2O>NH4+。随矿物 K 有效性增加,H+ 和 Ca2+ 对矿物 K 释放的促进作用越大,而且H+ 较 Ca2+ 对黑云母、金云母和长石中的 K 有更突出的促释作用。此外,Ca2+ 较 Na+ 显著促进了黑云母和蛭石中 K 的释放,但对其他矿物中 K 释放的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NH4+ 则显著抑制了各种矿物中 K 的释放,对黑云母和蛭石的抑制作用更强于对金云母和白云母的作用。

    • 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2009, 41(6):869-874.

      摘要 (1208) HTML (0) PDF 320.14 K (2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土培和开顶箱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与K肥共同作用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和K肥浓度增大均能增加黄瓜干物质的积累,且在高CO2浓度下,200 mg/kg和300 mg/kg K肥处理时黄瓜的干物重达到最大值。大气CO2浓度升高使得黄瓜体内的N、P、K、Na、Ca、Mg含量均降低,K肥处理对黄瓜植株内N、P、Ca、Mg含量的影响不大,但K的含量随K肥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浓度CO2下,200 mg/kg和300 mg/kg K肥处理时黄瓜对N、P、K、Ca、Mg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值。可见,在未来CO2浓度升高的环境中,更多的K肥供应能促进作物对N、P、K、Ca、Mg的吸收,使其快速高效的生长。

    • 应用物元分析法评价安徽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2009, 41(6):875-879.

      摘要 (1071) HTML (0) PDF 351.18 K (2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重金属评价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改进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并且对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污染物浓度和毒性的双权重因子的物元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安徽省主要土壤中重金属的评价,得到如下结果:3种土壤中,黄褐土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黄红壤,污染最轻的为砂姜黑土。

    • 粉煤灰堆场附近农田土壤硒环境污染评价

      2009, 41(6):880-885.

      摘要 (1319) HTML (0) PDF 406.67 K (2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贞观山煤灰库附近农田土壤、土壤剖面、灌溉水、母岩以及稻米、蔬菜等农作物中Se含量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煤灰库周围的农田土壤Se含量范围为0.15 ~ 6.12 mg/kg,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土壤Se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离煤灰库越近的农田土壤Se污染越严重。农田土壤Se污染主要是由Se含量超标地表水灌溉以及煤灰库的长期处置所引起的,受母岩的影响不大。研究区稻米Se含量较高,为0.04 ~ 1.12 mg/kg,部分稻米样品Se含量超标严重,并且受土壤Se污染影响明显。长期食用Se含量超标大米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潜在危害。

    • 铜耐性优势植物根际土壤铜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铜的促溶作用

      2009, 41(6):886-891.

      摘要 (1043) HTML (0) PDF 323.58 K (1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铜矿废弃地重金属耐性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两株抗高浓度Cu的细菌菌株HQN2和JYC17。对菌株HQN2和JYC17溶解难溶性Cu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QN2和JYC17具有明显的溶解碳酸铜的能力,与接灭活菌对照相比,菌株HQN2和JYC17分别使培养液中水溶性Cu含量增加306%和136%,培养液的pH由初始的7.00分别降低到4.08和4.46,另外,Cu能促进供试菌株有机酸(葡萄糖酸、苹果酸和乙酸等)的合成。菌株HQN2和JYC17对土壤中难溶性Cu亦有明显的促溶作用。与接灭活菌对照相比,菌株JYC17和HQN2分别使土壤中交换态Cu含量增加110%和270%。经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HQN2和JYC17分别被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和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

    • 添加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对铜锌镉污染红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2009, 41(6):892-896.

      摘要 (1319) HTML (0) PDF 279.28 K (2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开展了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对铜锌镉污染红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能显著增加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两茬的地上部生物量(鲜重)。未施入改良剂时,两茬黑麦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为是 7.60 g/盆和 5.67 g/盆,添加 80 g/kg 凹凸棒土处理的两茬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84% 和 159%添加 80 g/kg 钠基蒙脱石处理的两茬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13% 和 99.3%。黏土矿物的加入使土壤的 pH 提高了 0.26 ~ 1.02 个单位,从而降低了植株对 Cu、Zn、Cd 的生物有效性。随着添加量从 20 g/kg 增加到 80 g/kg,黑麦草地上部 Cu、Zn、Cd 的含量降低,钠基蒙脱石钝化 Cu、Cd 的效果好于凹凸棒土,但两者钝化 Zn 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性。添加 40 g/kg 和 80 g/kg 的凹凸棒土或钠基蒙脱石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污染土壤 TCLP 提取液中 Cu、Zn 的浓度,对于 TCLP 提取液中 Cd 浓度的显著降低只有添加 80 g/kg 的凹凸棒土这一种处理达到。

    • 137Cs在耕作土壤中的均一性分布研究

      2009, 41(6):897-901.

      摘要 (1169) HTML (0) PDF 325.83 K (2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一块面积为 35 m × 30 m 较为平坦的农耕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 68 个样点,共计 112 个样品,对 137Cs 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7Cs 在耕作土壤剖面中分布主要集中在耕层以内,且各个层的质量活度介于 2.92 ~ 4.01 Bq/kg 之间,在土壤表层中水平面上质量活度介于 28.77 ~ 30.98 Bq/kg 之间,该核素在土壤剖面和地表水平面上都呈现均一性分布特征。

    • 三种类型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拦截效果比较

      2009, 41(6):902-906.

      摘要 (1466) HTML (0) PDF 257.26 K (2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太湖地区不同类型农田排水沟渠对 N、P 拦截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野外构建了3种类型的农田排水沟渠,即生态沟渠、混凝土沟渠和土质沟渠。研究了不同进水 N、P 浓度、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进水流速条件下,3种类型沟渠的N、P 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 24 h 和 48 h 静态试验以及在固定进水流速的动态试验中,沟渠对不同进水N、P 浓度的 N、P去除率大小顺序是: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固定进水浓度的条件下,沟渠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N、P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好于其他沟渠。在高、低两种进水流速和固定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在低进水流速下的N、P去除率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不同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 48 h。

    • 有机肥施用对水田土壤溶液氮磷动态变化及环境的潜在影响

      2009, 41(6):907-911.

      摘要 (1156) HTML (0) PDF 258.10 K (2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开展了稻麦轮作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水稻田面水及渗漏水中N、P变化规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施肥后的一定时期内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NH4+-N、NO3--N与N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伴随着3次施肥呈现出3个峰值,田面水中DTN以NH4+-N 为主。80 cm深处渗漏水的DTN、NH4+-N、NO3--N浓度均是施肥处理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没有显示与施肥量的相关性。田面水中溶解性总P(DTP)在整个生育期内与猪粪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当猪粪用量超过鲜重40 t/hm2时,渗漏液中DT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过量有机肥施入土壤后,P素不能被作物立即吸收,也不易被土壤固定,随渗漏液进入地下水,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

    • 湖北潮土区不同轮作制度下土壤养分平衡状况与评价

      2009, 41(6):912-916.

      摘要 (1341) HTML (0) PDF 257.50 K (2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连续5年定点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湖北省2个潮土区域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并用允许养分平衡盈亏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几种主要轮作制中,所有作物的K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均明显比N肥低,但几乎所有作物的K素吸收量均明显高于N素吸收量,早、晚稻吸收P、K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作物。②不同轮作制中土壤养分平衡状况表现为N素有不同程度的盈余、P素基本平衡、K素总是亏缺的,且水田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旱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减N稳P增K”和以一个轮作周期为单位进行统筹施肥的养分平衡调控措施,以实现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和土壤养分平衡的良性循环。

    • 杭州市土壤养分状况及培肥措施

      2009, 41(6):917-920.

      摘要 (1440) HTML (0) PDF 216.11 K (2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3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数据分析,对杭州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的种植作物和不同的施肥习惯而引起的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行论述。经7年时间前后比较得出: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分别增加23.38 g/kg、0.71 g/kg、83.70 mg/kg、85.05 mg/kg 和5.33 mg/kg,提高79.0%、40.76%、54.35%、88.50% 和2.23%。养分含量的提高与土壤质地和种植作物密切相关。一般含黏粒较多的土壤和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壤其有机质和全N、速效养分的含量也高,而质地轻松、种植水稻为主的土壤,土壤养分含量则低。同时更进一步对杭州市的土壤提出相关的培肥措施。

    • 云南设施土壤盐分累积特征研究

      2009, 41(6):921-925.

      摘要 (1285) HTML (0) PDF 223.21 K (2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云南不同区域、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设施土壤的盐分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盐分含量为0.50 ~ 4.22 g/kg,平均为1.76 g/kg;大棚种植年限长的地区,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累积明显;随着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盐分含量、EC值呈上升趋势;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盐分含量、EC值逐渐降低;Na离子(交换性Na和可溶性Na)不是导致设施土壤盐害的决定性因素。

    • 南京地区水稻土中固定态铵与伊利石的相关性

      2009, 41(6):926-931.

      摘要 (1353) HTML (0) PDF 373.60 K (20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南京地区长城岗和泉水两个水稻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在利用Silva-Bremner法测定土壤全样和3个粒级(黏粒、粉粒和细砂粒)的固定态铵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矿物成分的基础上,讨论了固定态铵含量与粒级以及矿物种类的关系。结果认为,两个剖面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性:①在黏粒、粉粒和细砂粒3个粒级中,黏粘粒含量与固定态铵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4;②在黏粒中的伊利石、高岭石和蒙脱石3种主要矿物中,伊利石含量与固定态铵含量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50和0.49;③对于全样来说,其中的伊利石含量与固定态铵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伊利石是南京地区水稻土中固定态铵赋存的最主要载体。

    • 工业副产品对红壤酸度改良的研究

      2009, 41(6):932-939.

      摘要 (1262) HTML (0) PDF 276.05 K (2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4种工业副产品(粉煤灰、碱渣、赤泥和磷石膏),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碱渣和赤泥能降低土壤溶液中的毒性形态的Al、可溶性Al以及交换性Al,增加土壤pH、交换性盐基和ECEC,可成为石灰的替代品作为酸性土壤的改良剂,且长期施用不会像石灰那样加剧土壤Mg、K的缺乏。粉煤灰的改良效果不太理想,而磷石膏虽然能增加土壤交换性盐基和ECEC,降低土壤的交换性Al,但增加土壤溶液中的毒性形态的Al和可溶性Al,因此不利于表层土壤酸化的改良。加入质子消耗量与土壤交换性酸量等当量的碱渣和赤泥时,红壤pH升高到5.81 ~ 6.26,土壤Al的饱和度降低到15% 以下,即可消除Al的毒害。根据碱渣和赤泥的质子消耗容量和红壤的交换性酸量来确定改良剂的施入量是估算改良剂用量的可行方法。

    • 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城市绿地土壤的改良效果

      2009, 41(6):940-946.

      摘要 (1603) HTML (0) PDF 308.31 K (3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绿地土壤退化和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难的现状,选择典型城市土壤进行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不同用量的绿地现场土壤改良实验。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能提高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总N、总P、有效P、生物量C、N和微生物总量;堆肥对土壤全K的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速效K的含量却成倍增加;说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且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也越显著;鉴于绿化植物废弃物高C/N,其用量宜控制在13240 kg/hm2以内。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就地利用即能改良城市退化土壤,又减少城市废弃物量,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 过碳酰胺对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修复研究

      2009, 41(6):947-951.

      摘要 (1231) HTML (0) PDF 282.12 K (2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碳酰胺是一种新型精细化工品,也是一种新型N肥,其应用和开发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而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为考察过碳酰胺作为一种N肥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和潜力,将修复与施肥结合,为过碳酰胺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特进行了本研究。本文采用室内土培试验等手段,研究了1种酸性土壤中施入过碳酰胺后对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Tween80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过碳酰胺对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速度均是在第2周时较快,此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降解速率逐渐下降。8周后1000 mg/kg Tween80的残留浓度仅有195.46 mg/kg土,降解率高达80%以上。5 mmol/kg的过碳酰胺降解2周后已有明显降解效果,但继续增加过碳酰胺浓度,其降解效果并非相应增加。

    • 红壤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后林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2009, 41(6):952-956.

      摘要 (1423) HTML (0) PDF 335.02 K (2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侵蚀地植被恢复试验区为依托,调查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林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侵蚀裸地种植植被后,表层土壤酸化程度减小,土壤养分含量和孔隙度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增加、活性增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相比,各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樟树>胡枝子>马尾松;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前后表层土壤均以细菌为主,其中马尾松林地表层土壤真菌比例最高;植被恢复林地土壤有机C处于累积阶段,土壤微生物对C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 长期施有机肥与缺素施肥对潮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009, 41(6):957-961.

      摘要 (1298) HTML (0) PDF 292.53 K (2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长期施有机肥或缺素施肥对农田土壤呼吸强度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施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呼吸强度及转化酶、脲酶与磷酸酶活性;从N、P、K平衡施肥角度比较,施有机肥(OM)与有机无机配施(1/2OM+1/2NPK)的效果均显著高于施无机肥(p<0.05);从缺素施肥角度分析,缺P显著低于NPK处理(p<0.05),缺N次之,缺K影响较小。结果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更有利于提高潮土的微生物活性,长期缺施P肥最不利于保育潮土的微生物学质量。

    • pH 升高对红壤硝化过程产生 N2O 的影响

      2009, 41(6):962-967.

      摘要 (1098) HTML (0) PDF 319.81 K (2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红壤添加NaOH培养获得不同pH系列的土壤。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3种pH条件下土壤的N2O排放和无机N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硝化活性随土壤pH升高而增强;pH升高增加了土壤N2O的释放;纯化学过程对N2O散发的贡献随pH的升高而降低;Nitrapyrin在pH 4.8和pH 6.0时表现出硝化抑制作用,在pH 8.5时抑制效果不明显,且提高了培养期间pH 8.5土壤N2O的释放量。

    • 红壤磷酸单酯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2009, 41(6):968-973.

      摘要 (1101) HTML (0) PDF 343.15 K (2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油磷酸钠为底物,通过添加适量无机磷减少土壤吸附作用对磷酸单酯酶活性测定的影响,探讨红壤磷酸单酯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在4个红壤样品的测试结果中,与Rogers法相比,RSD从≤10.2% 降为≤3.2%;省去了HCl浸提步骤;耗时从19 h左右变为2 h左右。与对硝基苯磷酸盐法相比,底物更具代表性;所测磷酸单酯酶活性为P 4.4 ~ 6.8 μmol/(g土·h),比对硝基苯磷酸盐法的测定值P 0.8 ~ 2.2 μmol /(g土·h) 更大,更灵敏。

    •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2009, 41(6):974-979.

      摘要 (1114) HTML (0) PDF 367.79 K (2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 100 为材料,研究了N、P、K 肥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N、P、K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不同种类致香物质的含量;NPK 的配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也随着增加,而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现象。因此,N、P、K 的合理配施是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的重要措施。由田间试验结果获取的推荐施肥方案为 N∶P2O5∶K2O = 1∶2∶3,其用量分别为 75 kg/hm2、150 kg/hm2 和 225 kg/hm2。

    • 皖南不同质地土壤烤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焦甜香风格的差异

      2009, 41(6):980-985.

      摘要 (1114) HTML (0) PDF 349.61 K (2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取皖南3种不同质地土壤生产的烤后烟叶样品进行中性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砂壤土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下部叶的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常规化学成分中总糖含量和烟碱含量均较高,糖碱比适宜,评吸认为其感官质量优良,焦甜香突出。水稻土下部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茄酮含量偏低,而上部叶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较高,总糖含量较低,上部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糖碱比偏低,焦甜香不显著,上部叶虽香气量大,但劲头偏大。砂壤土烟叶一般变现为中上部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偏低,总糖含量较高,但含氮化合物含量偏低,糖碱比偏高,评吸认为焦甜香弱,烟叶香气量偏小。

    • 20 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2009, 41(6):986-991.

      摘要 (1291) HTML (0) PDF 824.84 K (3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流域尺度使用现势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历史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了巢湖流域1988、1995、2000、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近2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初步揭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水质和体积质量对碱土饱和导水率和盐分淋洗的影响

      2009, 41(6):992-997.

      摘要 (1211) HTML (0) PDF 266.86 K (2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松嫩平原典型碱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承压水、潜水及蒸馏水模拟的雨水3种水源,分别在6种体积质量(容重)下测定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淋洗液的电导率及pH,分析了水质和体积质量对碱土饱和导水率和盐分淋洗的影响以及饱和导水率与淋洗液电导率和pH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碱土饱和导水率随测定用水电导率的增加而升高;采用承压水和潜水测定时,碱土饱和导水率随土壤体积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蒸馏水测定时,饱和导水率在1.08 ~ 1.33 g/cm3 体积质量范围内均为0.11 mm/d,而当体积质量>1.42 g/cm3 时,饱和导水率均为0 mm/d;淋洗液的电导率和pH值随着测定用水电导率的逐渐增加而不断降低;采用潜水和承压水测定时,淋洗液的电导率和pH值随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用蒸馏水测定时,淋洗液的电导率和pH值不随体积质量的变化而改变;淋洗液电导率和pH均随饱和导水率增加而降低,且二者与饱和导水率均呈指数关系,碱土饱和导水率越高其盐分淋洗效果越好。

    • 不同插值方法对成分数据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以土壤连续分类模糊隶属度值为例

      2009, 41(6):998-1003.

      摘要 (1139) HTML (0) PDF 490.23 K (3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球科学中成分数据(compositional data)非常普通,其在进行空间插值时必须满足4个条件:每一位置各组分之和为常数,每一组分为非负,插值结果无偏最优。本文以土壤连续分类模糊隶属度值为例,数据经对数正态变换、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对称对数比转换后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和成分克里格插值(compositional krigin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原始数据和经对数正态变换后数据进行插值,每一位置预测结果隶属度之和不能满足常数1。经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后,插值结果虽然满足各个位置组分之和为1,但是预测结果精度较低,且预测结果空间分布连续性不明显。数据经对称对数比转换后插值结果和成分克里格插值结果,都能满足成分数据空间插值的4个条件,但二者各有优势。相比较而言,对称对数比转换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更能体现土壤空间连续渐变特征,而成分克里格插值结果能保证隶属度本身是最优无偏估计。

    •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2009, 41(6):1004-1008.

      摘要 (1233) HTML (0) PDF 306.35 K (2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全部还田条件下不同N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N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N肥用量超过240 kg/hm2 时,水稻产量不再随N肥用量而增加;随着N肥用量的增加,秸秆和籽粒中的N、P含量均与对照处理不同,籽粒中N、P含量分别是秸秆的1.7 ~ 2.6倍和1.6 ~ 3.5倍,这一比例随N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秸秆还田下,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田的最佳N肥用量控制在180 ~ 24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N肥利用率。

    •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2009, 41(6):1009-1013.

      摘要 (1214) HTML (0) PDF 321.26 K (2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了设施菜地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菜地耕层土壤已有60% 轻度盐化,26% 中度盐化。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Ca2+、K+ 为主,阴离子以NO3-、SO42- 为主。H2PO4- 与盐分总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它可能间接导致了其他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除HCO3- 外,在耕层范围内土壤盐分、电导率及各盐分离子都有表聚的趋势,且含量大部分是在种植3年时达到最大。浦东设施栽培土壤的主要问题是盐分大量累积和养分不均衡。

    • 基于DEM 的广东省赤红壤全磷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

      2009, 41(6):1014-1017.

      摘要 (1151) HTML (0) PDF 310.91 K (29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土壤类型图、地形图、全磷含量图等为数据源,利用 ArcGIS 建立广东省赤红壤 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磷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全磷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存在负相关,并随这些地形因子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变化呈现倒数形式;在坡向上,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研究结果直接证明地形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影响土壤全磷的积累及转化。

    • “焦甜香”特色烟在宣城地区种植的土壤适宜性研究

      2009, 41(6):1018-1020.

      摘要 (1232) HTML (0) PDF 213.43 K (2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种植“焦甜香”特色烟的土壤条件:酸性、质地砂,养分含量中-低等,通过对皖南的宣城地区发育于河流冲积物、花岗岩风化物、紫色岩风化物、湖相沉积物4类典型成土母质上的合计54个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评估了种植 “焦甜香” 特色烟的适宜性及其土壤面积。结果表明:宣城地区河流冲积物母质区、花岗岩母质区和紫色页岩区的土壤比较适宜种植 “焦甜香” 烟叶,其面积分别为3.05万hm2、0.63万hm2和0.16万hm2,发展潜力较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