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4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及其与连作障碍的关系

      2010, 42(1):1-7.

      摘要 (1650) HTML (0) PDF 291.08 K (7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物的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连作障碍的几种途径。

    • 施氮量对皖南砂壤土烤烟碳氮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

      2010, 42(1):8-13.

      摘要 (1238) HTML (0) PDF 332.10 K (2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皖南典型植烟土壤,对不同施氮(N)量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活性和碳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施N量的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活性高峰下部叶出现在移栽后40天;中、上部叶出现在移栽后55天,高峰值处理N8(N 8 kg/667m2)>N7(N 7 kg/667m2)>N6(N 6 kg/667m2)>N5(N 5 kg/667m2)。在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转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后明显下降。烟株地上部总N累积量、烟碱含量和烟碱累积量不断增加,施N量愈高增加幅度愈大。总糖含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少,上部叶总糖含量的积累水平低于中部叶和下部叶,上部叶中N8处理总糖含量最低。

    • 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2010, 42(1):14-19.

      摘要 (1347) HTML (0) PDF 324.18 K (2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含量、组成及其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为1∶2∶3和限量灌溉组合使烟叶的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改善了烟叶的综合品质,表现为香气质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大、燃烧性好等,能较好满足延边烟区烤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烟叶香气质量。

    • 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

      2010, 42(1):20-25.

      摘要 (1346) HTML (0) PDF 493.95 K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GIS和GPS定位技术,结合网格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褐土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养分(速效 Fe、速效 Mn、速效 Cu、速效 Zn)的空间变异规律,并绘制了微量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微量养分在整个研究区内均表现出中等变异水平,其变异性大小表现为:速效 Zn>速效 Mn>速效 Cu>速效 Fe。除速效Mn外,其他微量元素都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结构性,速效 Cu、Zn 变程较短,分别为 182 m 和175 m, 速效Mn变程较长为850 m。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土壤速效微量养分进行了克里格插值,结果表明: 速效 Fe 在研究区内普遍缺乏,速效 Mn、速效 Cu 含量中等偏高,而速效 Zn 含量在整个研究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皖南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烟叶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

      2010, 42(1):26-32.

      摘要 (1393) HTML (0) PDF 271.63 K (2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皖南焦甜香感强度不同的 12 个烤烟样品中 10 种矿质元素及其植烟土壤中 10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皖南大部分植烟土壤速效 P 含量适中,速效 K 含量较高,不同焦甜香感烤烟的植烟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与优质烤烟相比,皖南不同焦甜香感强度的烟叶中 Mn、Cu 和 Zn 含量适中,K、Ca、Fe 和 Mg 含量偏低。在烟叶所含的 10 种矿质元素中,在 C3F 等级烟叶焦甜香感“中”的烟叶中 Ca、Cu、Fe 和 Zn 含量显著低于焦甜香感“中-”的烟叶。因此,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对烟叶焦甜香感强度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引起烟叶焦甜香感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 延边烟区不同土壤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2010, 42(1):33-38.

      摘要 (1386) HTML (0) PDF 283.90 K (2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烤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阐明烤烟-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在延边烟区采集不同土壤类型的烤烟根际土壤,研究了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烤烟各时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暗棕壤黏土和暗棕壤黑砂土比白浆土更适合细菌和解钾菌的生长,白浆土真菌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可能是引起烟叶质量变差的原因之一,暗棕壤黏土和暗棕壤黑砂土在烤烟生育期内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较大,明显大于白浆土;自生固氮菌在移栽后 60 天前数量均较低,60 天后急剧升高,100 天时暗棕壤黏土和暗棕壤黑砂土自生固氮菌数量显著高于白浆土;氨化菌生长的最适宜期出现的早晚顺序为:暗棕壤黏土>暗棕壤黑砂土>白浆土;生育期内根际土壤解磷菌数变化较大,暗棕壤黏土烟株在旺盛生长时期的解磷菌数显著高于其他 2 种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很大程度上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变化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小,但两者的大小受土壤类型的影响。

    • 烤烟不同生育期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2010, 42(1):39-44.

      摘要 (1526) HTML (0) PDF 315.43 K (2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烤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烤烟的生长,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菌数量以及砂壤土条件下的硝化细菌和解磷细菌都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规律;硝酸还原酶活性、砂壤土条件下的氨化细菌和壤土下的解钾细菌数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后期有所回升的规律;淀粉酶活性、真菌、放线菌、壤土条件下的解磷细菌和砂壤土下的解钾细菌数量表现先降后升。除碱性磷酸酶外,所测的土壤酶和微生物在烤烟不同生育阶段差异极显著。这说明在烤烟-土壤-土壤酶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明显受到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皖南烤烟根际微生物与焦甜香特色风格形成的关系

      2010, 42(1):45-52.

      摘要 (1327) HTML (0) PDF 311.17 K (2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2007 年对皖南烟区 4 种主要质地土壤冲积粉沙土、河滩沙壤土、冲积沙壤土和水稻土烤烟根际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团棵期最少,至旺长期最多,成熟期和采收期逐渐减少。与之相似,根际微生物生物量C(MBC)以团棵期最低,旺长期和成熟期较高,采收期有所下降。在皖南选取具代表性的 19 个土样,包括 7 种不同质地土壤,种植 4 个烤烟品种,分析发现根际 MBC 与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此可将土样分为 3 大类型,分别是低 MBC 的相对贫瘠的土壤、中等 MBC 的中等肥力的土壤和高 MBC 的肥沃土壤。焦甜香气较好的烤烟多集中于MBC在 350 ~ 380 mg/kg干土的中等肥力的土壤上。表明烤烟旺长期根际 MBC 与烤烟品种无关,而仅与土壤性质有关,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形成与根际 MBC 有密切的关系。

    • 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

      2010, 42(1):53-58.

      摘要 (1265) HTML (0) PDF 317.63 K (2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烤烟移栽时施入抗生菌芽孢杆菌株 A03 菌肥,研究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小区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抗生菌芽孢杆菌 A03菌肥可明显提高烤烟根际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放线菌的数量,而对真菌没有影响。施用抗生菌肥能够提高烤烟对病毒病的抗性,圆顶期根际土壤中除 Ca 和 Mg 元素的有效性略有降低外,P、K、Cu、Zn、Fe和 Mn 6 种元素的有效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 16.57% ~ 56.39%;烤烟杀青样和烤后烟中 N 和 P 的平均含量高于对照处理;烤烟亩产量比对照处理提高 10.45%,产值提高11.22%,上等烟率、均价也高于对照和商品菌肥处理。

    • 氨基酸和壳聚糖对烤烟生理特性及香味品质的影响

      2010, 42(1):59-64.

      摘要 (1438) HTML (0) PDF 306.63 K (2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叶面喷施氨基酸和壳聚糖对烤烟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酶活性的变异以及对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氨基酸处理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脂氧合酶(LOX)活性较高,壳聚糖处理影响不显著;氨基酸处理的烟叶致香物质均比壳聚糖处理和CK高,尤其是对苯丙氨酸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影响显著,增幅分别达到20.9%、23.1%。壳聚糖对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有较大提高,增幅为17.6%。从整体上看,氨基酸处理调整了发育后期质体色素组分比例和相关酶类的活性,对烟叶香味品质的影响效果要好于壳聚糖。

    •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2010, 42(1):65-70.

      摘要 (1599) HTML (0) PDF 334.52 K (2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分别对比了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叶对初烤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大田成熟标准以上中部烟叶9 ~ 10成黄、主脉全白,下部烟叶4 ~ 5成黄、主脉开始变白为宜,可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提高其工业可用性。

    • 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010, 42(1):71-75.

      摘要 (1460) HTML (0) PDF 276.24 K (2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土培和开顶箱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增施K肥共同作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N、P的含量在高CO2浓度和高K肥水平下下降,K的含量随K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高K(200、300 mg/kg)处理和高浓度CO2下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NO3-、PO43-、Ca2+、Mg2+ 含量也显著降低。因此,在未来CO2浓度升高的环境中,更多的K肥供应能促进作物对此生盐渍化土壤中养分的吸收,降低此生盐渍化土壤中盐分的积累。

    •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0, 42(1):76-81.

      摘要 (1289) HTML (0) PDF 300.49 K (2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固定沙丘土壤N素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以栽植小叶锦鸡儿25年后的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从迎风坡、顶坡和背风坡3个位置4个层次(0 ~ 5、5 ~ 10、10 ~ 20和20 ~ 40 cm)进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N、NO3ˉ–N和NH4+–N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呈现出减少的趋势,0 ~ 5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各层。表层土壤受凋落物的影响较大,从而相对于深层土壤来说积累了更多的N素。全N、NO3ˉ–N和NH4+–N含量在不同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全N和NO3ˉ–N含量在迎风坡较高,而NH4+–N含量在背风坡较高。丛下全N、NO3ˉ–N和NH4+–N的含量显著高于丛间(p<0.01)。土壤电导率与全N、NO3ˉ–N、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pH与NO3ˉ–N、NH4+–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O3ˉ–N、NH4+–N的富集降低了土壤pH值。小叶锦鸡儿的栽植对沙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种源枫香磷响应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010, 42(1):82-87.

      摘要 (1191) HTML (0) PDF 368.36 K (2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裂区砂培试验,研究枫香对 P 水平响应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其生物量的主导因子、不同种源的最适生长 P 浓度及优良耐 P 胁迫种源。相关分析表明,除 P 利用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外,生物量与其他响应性状相关性显著;低 P 胁迫造成的 N 吸收利用的变化对枫香影响更大。主成分分析表明,枫香生物量差异的主导因子是 N、P 吸收性状,其次是 P 利用性状。标准化主成分得分排序认为南昌种源具有较好的 N、P 吸收利用机制;南丹种源具有较好的种源特性,P 利用率较稳定。根据我国土壤有效 P 含量多样性的现状筛选出具有广适性特点的南昌种源和具有较好耐低 P 胁迫特性的南丹种源。

    • 有色稻与常规稻富硒能力比较及其机理初探

      2010, 42(1):88-94.

      摘要 (1236) HTML (0) PDF 382.62 K (27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根袋盆栽试验,初步比较了有色稻(龙晴四号和黑米120)和常规稻(秀水 48 和S.Andrea)苗期富Se能力的差异,并分析了富Se能力与根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富Se能力与稻种颜色无直接关系,而与茎叶Se转运能力关系更为密切。无论土壤施Se与否,富Se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茎叶Se转运能力,但与有色稻相比常规品种显示出较高的Se肥效应。富Se品种在植株N、P养分的吸收利用上同样表现出强的能力,其累积顺序与Se累积顺序一致:秀水48>龙晴四号>黑米120>S.Andrea;相关分析表明,4个水稻品种茎叶Se含量与茎叶N、P含量及根际速效P亏缺率显著相关,而与根际K和pH值无关。无论有色稻还是常规稻,较高的茎叶Se转运能力可能是其富Se原因之一。

    • 苏北沿海滩涂盐肥对油葵生长及离子分布效应研究

      2010, 42(1):95-100.

      摘要 (1270) HTML (0) PDF 309.62 K (2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在江苏沿海海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北沿海滩涂盐肥对油葵生长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盐分在S2(2.9 ~ 3.6 g/kg)时对油葵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但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在S3(5.9 ~ 6.8 g/kg)时,油葵籽粒产量较S1(1.3 ~ 1.6 g/kg)时显著下降。随着N肥和P肥使用量的增加,油葵籽粒产量显著增加,且盐分含量越高,P肥和N肥增产效应越大;② 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油葵根、茎、叶、盘中Na+和Cl-含量显著增加,而K+和Ca2+变化不大;③ 随着P肥及N肥的施用量的增加,油葵根、茎、叶、盘中Na+和Cl-含量均降低,而K+和Ca2+的含量均增加。说明N肥和P肥的施入增强了油葵对营养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抑制了油葵对盐害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表明在苏北沿海海涂上施用肥料能够改善油葵营养状况并增强油葵耐盐性,对于增加油葵籽粒产量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 不同浓度牛蒡提取液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2010, 42(1):101-105.

      摘要 (1234) HTML (0) PDF 295.27 K (2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牛蒡提取液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30 ~ 1500 mg/L牛蒡提取液可使菠菜鲜重增加10.8% ~ 30.0%;可能由于“稀释效应”,叶绿素含量降低2.7% ~ 15.7%;Vc含量提高46.1% ~ 136.4%;硝酸盐含量降低 23.2% ~ 69.2%;草酸含量降低 22.3% ~ 67.6%。其中,对叶绿素含量、Vc 含量、硝酸盐及草酸含量的效应,都以 30 mg/L 处理的效果最好。而鲜重方面,30 mg/L处理与效果最好的 500 mg/L处理之间差异亦不显著。因此,从对菠菜的生长情况、品质情况及经济角度综合考虑,牛蒡提取液应用在菠菜上的适宜浓度为 30 mg/L。

    • 丛枝菌根作用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残留及形态研究

      2010, 42(1):106-110.

      摘要 (1435) HTML (0) PDF 278.15 K (2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苊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研究了丛枝菌根(AM)作用下土壤中 PAHs 的残留及形态。供试污染土壤中苊的起始浓度为 35.0 mg/kg。结果表明,AM作用下土壤中苊总残留量明显降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或幼套球囊霉菌Glomus etunicatum后,供试两个污染土样中苊总残留降解率达32.7% ~ 45.2%,比未接种对照高 6.8% ~ 9.8%。有机溶剂提取态是土壤中苊残留的主要部分,AM 作用促进了苊各形态之间的转化;接种AM后土壤 1、2 中苊可脱附态和有机溶剂提取态残留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7.0% ~ 37.8% 和 5.4% ~ 26.6%,而结合态残留量比对照增加了12.2% ~ 89.5%。AM 作用能降低土壤中苊可提取态残留含量;但培养55 天后土壤中仍有 65.7% ~ 81.7% 苊属于可提取态残留,对生物有毒害风险。

    • 耐盐碱细菌与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010, 42(1):111-116.

      摘要 (1302) HTML (0) PDF 287.87 K (3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滨海盐碱土中分离筛选到分解秸秆、产胞外聚合物的耐盐碱细菌,通过土柱和盆栽试验研究其与有机物料相互作用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以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土中接种既分解秸秆又产胞外聚合物的耐盐碱细菌(菌株 M6),配施未腐熟秸秆,直接在盐碱土中腐熟分解,团聚体形成效果最好,大团聚体含量增加 60% 以上;施加玉米秸秆与施腐熟有机肥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盐碱土大团聚体的形成;盐碱土中接种既分解秸秆又产胞外聚合物细菌对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优于单功能分解秸秆细菌(菌株 J2)或者分泌胞外聚合物细菌(菌株 DF-2);菌株 M6 对盐碱环境下玉米的出苗、生长存活及干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 一株溶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研究

      2010, 42(1):117-122.

      摘要 (1398) HTML (0) PDF 493.00 K (4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作物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溶 P 能力强的菌株 GJT-1,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 GJT-1 对磷酸三钙、磷酸铝、磷酸铁有一定的溶解能力,28℃ 培养到第 3 天对磷酸三钙液体培养基的溶 P 量可达 224.51 mg/L。该菌对开阳磷矿粉和宜昌磷矿粉的溶 P 量分别为 194.25 mg/L 和 120.59 mg/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接种活菌处理的磷矿粉表面凹凸且有黏性物质附着,表明菌株 GJT-1 可利用磷矿粉。

    • 基于SRTM数据的中国1:100万SOTER地形体的构建

      2010, 42(1):123-130.

      摘要 (1732) HTML (0) PDF 645.30 K (3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土壤与地形数据于一体的 SOTER 数据库,较单一的土壤或地形数据库包含有更多的信息,这能够为日益锐化的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而全国尺度 SOTER 数据库的建立将能够从国家尺度为该矛盾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支撑。本文利用新的数据源(SRTM)和数字土壤制图技术,定量化地构建了中国1:100万 SOTER 地形体。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 90 m 分辨率的SRTM数据来构建1:100 万的 SOTER 地形体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可以实现无缝接边,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更准确、更快速、更一致。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定量化构建小比例尺地形体单元的方法,为小比例尺 SOTER 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对实现农业和环境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 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县级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

      2010, 42(1):131-135.

      摘要 (1355) HTML (0) PDF 299.83 K (3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例,结合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 GIS 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效性以及立地条件 3 个方面共 14 个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可以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 近15年台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2010, 42(1):136-141.

      摘要 (1353) HTML (0) PDF 384.60 K (2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 1990、2000 和 2005 年的 TM 影像数据,在 GIS 技术支持下,定量研究了近 15 年来台兰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5 年,台兰河流域耕地和沙地面积均明显增加,分别增加 3.50万 hm2 和 2.05万 hm2,而草地和天然林地面积锐减,其中草地净减少 6.00万 hm2,反映出流域有大面积拓荒的趋势。选择研究区 5 组自然条件相同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代表性样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总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 0 ~ 25 cm 土层中,剖面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总盐自上而下明显降低。人工甘草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总盐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0 ~ 20 cm)有机质含量在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比较是:经济林>耕地>人工甘草地>改良沙地>盐碱地。随耕种年限的增加耕地总盐含量降低,有机质含量增加。

    • 城市地表灰尘的分形特性分析

      2010, 42(1):142-147.

      摘要 (1381) HTML (0) PDF 454.33 K (2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地表灰尘在城市环境中无处不在,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程度与灰尘颗粒物的粒径有着直接关系。本文运用分形和多重分形的方法探讨了采样区地表灰尘粒径分布特征,发现城市地表灰尘颗粒分布较分散,但也存在颗粒分布相对集中且较粗的特点;地表灰尘粒径分布、pH值以及有机质含量受城市功能区划影响;熵维数D1和熵维数/容量维数D1/D0与城市地表灰尘的pH值成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分维数D与pH值及有机质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多重分形参数比简单的分维数更能表征地表灰尘颗粒的分布特征,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 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中自体诱导物分子结构的鉴定

      2010, 42(1):148-151.

      摘要 (1134) HTML (0) PDF 353.06 K (2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用乙酸乙脂分别对天山根瘤菌 CCBAU3306 培养物上清液中自体诱导物分子进行抽提、浓缩,并采用液质联用对自体诱导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最终获得该根瘤菌所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的结构,并采用纯品进行活性的比较,发现调控蛋白与纯品结合后具有生物活性,能与目的 DNA 片断结合,证明了该结构的准确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