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44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肥料相关的立法及其对我国肥料管理的启示

      2012, 44(4):529-534.

      摘要 (1412) HTML (0) PDF 289.20 K (6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肥料立法概况,并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肥料法的相关内容,剖析了我国肥料立法的现状、必要性及紧迫性,可为我国肥料立法提供有关依据。

    • 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2, 44(4):535-540.

      摘要 (1653) HTML (0) PDF 386.35 K (3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切生命过程都伴随着热效应。微量热法可对这些热效应进行精确的跟踪,并表征其过程。微量热法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化等研究领域,但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却鲜有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微量热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综述其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 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2, 44(4):541-547.

      摘要 (1888) HTML (0) PDF 258.51 K (6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生物质炭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和对土壤碳的增汇减排作用,近期成为土壤学家和环境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炭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其机制,总结了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和养分有效性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为酸性土壤改良和管理提供参考。

    • 土壤钾素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12, 44(4):548-553.

      摘要 (1731) HTML (0) PDF 332.45 K (5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中钾素是作物所需钾素的主要来源。土壤中钾素通过质流、扩散和根系截获的方式到达根表被植物吸收。这些运移方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了土壤钾素运移的影响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归纳了土壤水分、质地、体积质量、温度、pH值、陪伴离子、钾离子的浓度和植物特性等因素对土壤钾素运移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土壤钾素运移的重点研究方向。

    • 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2012, 44(4):554-561.

      摘要 (1544) HTML (0) PDF 382.37 K (5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影响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因素、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土壤-植物-大气”界面水分转化和循环过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水同位素研究的主要成果,认为同位素方法在研究土壤水运移、降水入渗及土壤蒸发问题上优势比较明显,并且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上阐明土壤水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指出了当前土壤水分同位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并对同位素技术与方法在土壤水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土壤种子库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向

      2012, 44(4):562-569.

      摘要 (1396) HTML (0) PDF 288.90 K (3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是种群定居、生存、繁衍和扩散的基础,也是植被潜在更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被的更新、演替和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提出了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向,包括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入侵植物的土壤种子库,种子雨、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土壤侵蚀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全球变化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同时对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今后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添加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2012, 44(4):570-575.

      摘要 (1859) HTML (0) PDF 291.74 K (4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培育试验,研究了添加生物质炭对江西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育第2天达最大值后迅速降低,培养7天后下降缓慢并趋于平稳;添加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培养结束时,不加生物质炭的对照处理中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分别比添加0.5% 和1.0% 生物质炭的处理高10.0% 和10.8%。此外,生物质炭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添加0.5% 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11.5% ~ 250.6% 和11.6% ~ 97.6%,添加1.0% 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58.9% ~ 243.6% 和55.9% ~ 110.4%。相同处理中,干旱的水分条件下(40% 田间持水量)微生物生物量要高于湿润的水分条件(70% 田间持水量)。同时,添加0.5% 和1.0% 的生物质炭使土壤代谢熵分别降低2.4% 和26.8%,微生物商减少了43.7%和31.7%。

    •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恢复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2012, 44(4):576-580.

      摘要 (1304) HTML (0) PDF 243.53 K (2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本文研究人工林对土壤(0 ~ 20 和20 ~ 40 cm)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短期(13 ~ 14年)影响。土壤转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次生天然林和湿地松樟树混交林中高于其他林分。次生天然林和湿地松樟树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值较大、有机碳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基质利用效率较高。因此,短期影响下,湿地松樟树混交林较之针叶纯林和针叶混交林可改善土壤生化强度和微生物活性。

    • 土地利用方式对万木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2012, 44(4):581-587.

      摘要 (1433) HTML (0) PDF 342.70 K (4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花岗岩发育酸性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下5种自然植被和1种人工种植植被土壤,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 (AOA)的群落丰度,采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和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土壤初级硝化速率。结果显示,长期封禁保护下的自然植被土壤pH低,土壤AOB数量偏低。人为种植和管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促进了AOB的生长,其丰度比自然条件下提高了2个数量级,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也显著提高,并与AOB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AOB是硝化作用的主要贡献者。5种自然植被条件下AOA的amoA基因拷贝数占泉古菌16S rRNA基因的比例都小于1%(0.01% ~ 0.64%),在农业利用方式下上升到5.32%,表明并非所有泉古菌都具备氨氧化功能基因amoA,氮肥施用可能促进了氨氧化古菌的生长。

    • 接种蚯蚓对加入不同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2012, 44(4):588-595.

      摘要 (1329) HTML (0) PDF 334.83 K (2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植物残体施用下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的影响,为将蚯蚓引入农田及水土流失区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为黏粒含量较低的灰潮土和黏粒含量较高的典型红壤,供试植物残体为高碳氮比的玉米秸秆和低碳氮比的三叶草,供试蚯蚓为体型较大的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微生物量碳(MBC)无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无论是否施用植物残体,接种蚯蚓均使土壤基础呼吸(BR)显著增大,尤其是不施用植物残体时;两种土壤中不施用植物残体和施用三叶草时,接种蚯蚓均使代谢熵(qCO2)增大,而施用玉米秸秆接种蚯蚓使qCO2有下降趋势。Biolog孔平均颜色变化(AWCD)在接种蚯蚓时均增大,基质利用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也增大,且未施用秸秆时的变化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变化受蚯蚓、土壤及植物残体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生化功能及氮素的影响

      2012, 44(4):596-600.

      摘要 (1218) HTML (0) PDF 266.68 K (2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对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呈现“激活-抑制”循环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规律,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抑制土壤呼吸作用。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呈现“激活-恢复”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则一直呈现“激活”的状态,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刺激土壤的硝化作用与氨化作用。土壤氮素是生物圈内氮循环的重要指标,磺胺类药物残留对土壤氮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长期保持着较高残留水平,则会破坏土壤的氮循环。

    •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研究

      2012, 44(4):601-605.

      摘要 (1359) HTML (0) PDF 274.97 K (2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盐碱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碱蓬(Suaeda glauca)以及盐碱荒地上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酶活性值以及垂直分布规律,并对3种酶活性与各理化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的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值均为最高,芦苇、虎尾草群落土壤的酶活性值也较高,碱茅群落的土壤酶活性较低,而碱蓬群落土壤酶活性值最低,接近于盐碱荒地上土壤酶活性值。各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多表现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且表层(0 ~ 10 cm)土壤酶活性在所有根层总酶活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根层(0 ~ 40 cm)土壤酶活性的50% 以上。土壤酶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大多与EC、pH值显著负相关,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正相关,脲酶与其相关性较大,蔗糖酶与养分的相关关系不是很明显。

    • 铁锰结核土壤锰氧化细菌多样性及新菌属分析

      2012, 44(4):606-612.

      摘要 (1293) HTML (0) PDF 529.23 K (3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细菌的锰氧化作用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氧化锰矿物形成的主要成因,但目前国内外对陆地土壤环境中锰氧化细菌的种群组成与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采集于山东崅峪一处含铁锰结核的棕壤进行了可培养锰氧化细菌分离、活性测定与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表层土壤(A层:0 ~ 20 cm)的可培养锰氧化细菌是最丰富的,但是高锰氧化活性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心土层(B层:20 ~ 40 cm)和底土层(C层:>75 cm)。通过对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序列BLAST比对分析,发现了7个此前未见报道的具有锰氧化活性的新菌属。此外,对5株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和土壤样品的进行了16S rRNA基因V3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显示此5株高锰氧化菌株并非都是土壤中的高丰度细菌。

    •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2012, 44(4):613-620.

      摘要 (1477) HTML (0) PDF 713.84 K (3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伦市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黑龙江省县级市,为了解该市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现状,对农田耕层及亚耕层土壤中Cd、Cr、Cu、Ni、Pb、Zn、Hg和As等重金属全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总体表现为西南和西北含量较高、西部含量高于东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松嫩平原土壤元素背景值为标准进行评价,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以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评价,综合污染指数为0.504,所有样点土壤重金属均未达到污染水平。与耕层土壤相比,亚耕层土壤Hg和Cd含量显著下降,其他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则与耕层相似。从1980年到2008年,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趋势不明显,近期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

    • 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

      2012, 44(4):621-625.

      摘要 (1628) HTML (0) PDF 246.01 K (2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变异系数、富集系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析评价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离散性及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元素空间波动程度依次为Cu = Cd>Hg>Cr>As>Zn>Pb,富集程度依次为Zn>Cr>Cd>Cu>As>Pb>Hg;除Cd在5号站位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外,其他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依次为Cd>Hg>As>Cu>Pb>Cr>Zn,港口区域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相对较高;有机碳和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影响到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进而影响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生物毒性。

    • 铜对伴矿景天生长及锌镉吸收性的影响

      2012, 44(4):626-631.

      摘要 (1246) HTML (0) PDF 311.90 K (2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植物生长室水培试验和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了Cu对Zn、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生长及Zn、Cd 吸收性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显示,0.31 ~ 50 μmol/L Cu处理14天对伴矿景天生长及对Zn、Cd 吸收性没有显著影响;但100 μmol/L Cu处理显著抑制植物生长,降低地上部Zn、Cd及根中Cd浓度,对根中Zn浓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盆栽试验结果发现,在土壤Cu仅为3.61 mg/kg时伴矿景天生长不良,外加Cu显著促进其生长并随Cu浓度升高效应增加;但施用3 mmol/kg EDDS和再次外加250 mg/kg Cu处理使伴矿景天因体内Cu积累量过高而导致明显毒害,地上部Cu最高达1 068 mg/kg。可见低量Cu处理可促进伴矿景天生长,利于植物对土壤Zn、Cd的吸取修复,但土壤中Cu浓度过高将抑制Zn、Cd超积累植物的生长,降低其 Zn、Cd 吸收能力,在利用该 Zn、Cd 超积累植物修复高Cu的Zn和Cd污染土壤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Cu毒害效应。

    • 兰州碱性土壤与农产品中硒分布及形态研究

      2012, 44(4):632-638.

      摘要 (1548) HTML (0) PDF 337.65 K (2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兰州市主要农业区表层土壤总硒有效硒调查和部分农产品总硒有机硒测定,研究了兰州市碱性农田土壤与农产品中硒的积累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兰州市农田表层土壤pH 8.39±0.26,总硒含量为(0.179±0.066)mg/kg(n = 473),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全市土壤总硒含量区域性差别较大,市辖区明显低于三县,榆中县居全市之首。土壤有效硒与总硒含量显著正相关,有效硒占比为4.63% ~ 15.8%,平均8.27%。农产品中玫瑰(Rosa rugosa),部分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var.italica)和芹菜(Apium graveolens)样品硒含量高于0.015 mg/kg,为该市天然富硒农产品。农产品中有机硒占总硒比例较高,均值为73.4%。从区域整体来看,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县区农产品硒含量相对也较高,适合富有机硒优质农产品开发。

    • 淋洗过程预分离细颗粒悬液重金属去除的研究

      2012, 44(4):639-644.

      摘要 (1301) HTML (0) PDF 301.91 K (2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4种絮凝剂对在土壤淋洗过程中预分离出来的细颗粒悬液中的Cd、Pb、Zn的去除效果以筛选最佳絮凝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铝添加量的增加,悬液中Cd、Pb、Zn浓度呈先逐渐降低后上升的趋势;3种元素浓度均随着聚合氯化铝(PAC)和CaO添加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随着硫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加,悬液中Pb、Zn浓度逐渐降低,而Cd浓度先迅速降低后逐渐回升。综合悬液中Cd、Pb、Zn的去除效果,选择硫酸铝、PAC、硫酸亚铁和CaO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25、0.04、1.0、0.3 g/L,此时3种元素浓度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最佳添加量下按每万吨悬液处理量换算,4种絮凝剂絮凝成本依次为:硫酸亚铁(4 500元)>硫酸铝(1 900元)>PAC(1 000元)>CaO(900元)。因此,选择CaO作为最佳絮凝剂,相应最佳絮凝pH范围为10 ~ 11。

    • 土壤含水量对反射光谱法预测红壤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研究

      2012, 44(4):645-651.

      摘要 (1565) HTML (0) PDF 393.63 K (3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可为野外红壤有机质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了不同含水量红壤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机质与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性先增加后下降,含水量为 100 ~ 150 g/kg 时相关系数最大。分 380 ~ 2 400、380 ~ 1 300、1 300 ~ 2 400 nm 三个波段建立不同含水量的有机质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利用 1 300 ~ 2 400 nm 建立有机质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避开氧化铁影响,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本研究认为,当土壤含水量小于 200 g/kg 时,可以利用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的土壤反射率,建立 1 300 ~ 2 400 nm 波段的 PLSR 模型,进行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质与土地利用动态耦合关系定位对比研究——以渭北旱塬区长武县为例

      2012, 44(4):652-657.

      摘要 (1338) HTML (0) PDF 475.09 K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大规模采样数据,结合1983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定位对比监测方法,分析了25年来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并对这种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在这一时期变化显著,旱地、草地、非农用地面积大幅减少,林地、果园面积大幅增加。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旱地转变为林地和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明显,分别增加了6.6 g/kg和5.11 g/kg,而林地转变为旱地和草地则无明显增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土壤结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而且为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 苏北滩涂区水盐调控措施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研究

      2012, 44(4):658-664.

      摘要 (1307) HTML (0) PDF 306.62 K (2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苏北沿海滩涂区具有大面积存在盐渍化风险的可利用耕地。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通过微区定位试验,对该区典型滩涂盐渍化土壤进行微咸水灌溉结合农艺处理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利用水盐调控措施防控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低矿化度(3 g/L左右)的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石膏处理和秸秆覆盖处理均可以有效降低各层土壤SAR值,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并且促进作物生长;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6 g/L时,石膏处理仍具有一定控盐效果,但覆盖处理已不能控制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升高,作物的生长开始受到影响;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10 g/L时,各处理耕层均显著积盐,作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因此,6 g/L及以上矿化度的咸水不能用于该地区的灌溉,6 g/L以下浓度的咸水灌溉须配合石膏和秸秆覆盖处理使用。该研究为苏北滩涂区农田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2012, 44(4):665-670.

      摘要 (1318) HTML (0) PDF 370.50 K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棉花桶栽试验,获取棉花全生育期土壤蒸发蒸腾量以及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变化规律。以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和溶质运移对流-弥散方程为基础,在考虑棉花根系吸水和土壤蒸发蒸腾条件下,对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时段内土壤中水盐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测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土壤表层和深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而中间层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的模拟值较接近实测值。因此,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精确的大田实测资料,就可以将该模型应用于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实际预测。

    • 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竞争性评价

      2012, 44(4):671-679.

      摘要 (1349) HTML (0) PDF 468.65 K (2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林复合系统由于其复杂的物种配置、下垫面差异及土壤水力学性质的空间变异,可能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及水量平衡,并决定物种间水分竞争性。本文研究了南方低丘红壤区花生南酸枣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土壤水流通量和方向的二维变化;结合土壤水量平衡,评价了农林复合系统组分间的土壤水分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能够利用50 ~ 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对干旱有一定缓冲作用;但在季节性干旱土壤水分期向树行运动,说明南酸枣与花生间作系统也存在着水分竞争,竞争同树龄和空间距离有关。花生的种植减小了地表径流却加剧了土壤的流失。农林复合系统改变了土壤水量平衡,复合后系统蒸散量提高5% ~ 12%,而净渗漏量及土壤水分贮存量减小。农林复合系统减小了30 ~ 100 cm土壤水分运动通量,引起土壤水分运动方向变化,影响了作物水分利用体系,需在设计优化管理水资源的农林复合模式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钾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2012, 44(4):680-685.

      摘要 (1377) HTML (0) PDF 369.85 K (2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潮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钾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无机肥配合秸秆还田(SNPK)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茎蘖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钾素积累量,但三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冬小麦吸钾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低-高-低”单峰曲线变化,在扬花期至灌浆前期达最大值,拔节期吸钾量与冬小麦生长关系最为密切,与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穗数、穗粒数、株高及穗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冬小麦在生育后期存在钾素外排现象,外排的钾素量达43.05 ~ 114.81 kg/hm2,是冬小麦成熟期钾素积累量的1.55 ~ 3.09倍,冬小麦生育后期钾素管理不容忽视。

    • 播种期对轻简栽培方式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2012, 44(4):686-695.

      摘要 (1481) HTML (0) PDF 313.51 K (2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轻型化的再生稻高产技术体系,并在赣东北种植和推广再生稻,于2009—2010年在江西省余江县开展了再生稻轻简栽培和播期试验,分析了源库关系、生物量和氮积累量以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人工栽插相比,直播和抛秧在头季稻后期和再生稻的叶面积指数显著较低,降幅为5.1% ~ 57.8%,在头季稻中其实粒数分别比人工栽插减少了25.3% ~ 41.2%,再生稻中分别降低了9.9% ~ 46.5%,再生稻中生物量分别比人工栽插减少了23.7% ~ 53.2%,氮积累量分别降低了20.0% ~ 54.4%。这表明直播和抛秧等轻简栽培方式的源小库弱,从而导致其再生稻产量比人工栽插降低了30.1% ~ 35.1%。不同播期之间是较早播种的再生稻占用的温光资源较多,3月下旬和4月上旬播种的处理在头季稻和再生稻的源库关系、生物量和氮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较晚播种的处理,因此通过提前播种可以优化直播和抛秧的源库关系,提高再生稻的产量。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2012, 44(4):696-703.

      摘要 (1281) HTML (0) PDF 300.39 K (2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免耕抛秧栽培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分别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的常耕和免耕试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影响不明显。免耕改变了耕作层亚层的剖面形态特征,且表层土壤疏松和pH值变小;水稻根系向土壤表层集中和裂隙出现部位增高。普通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Aa1-Aa2-Aa3,疏松表层较薄、亚表层有变坚实的趋势。稻草还田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O-Aa1-Aa2-Aa3,鳝血斑的数量增加、土壤颜色加深、疏松和体积质量降低。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形成的土壤剖面协调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