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46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壤多样性:土壤地理学研究的契机

      2014, 46(1):1-6.

      摘要 (1546) HTML (0) PDF 187.98 K (3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土壤多样性研究的起源、概念及学科意义,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土壤多样性在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首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以土壤多样性为基础的,保护土壤多样性意义重大,而事实证明广泛应用于生物学中的计量方法同样适用于土壤地理学和土壤资源有关研究中;其次,有关国家已经在土壤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在土壤资源空间表达中作了很多尝试,诸多案例为土壤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最后,新近研究及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土壤多样性与土地利用多样性、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水体、植被等)多样性的关联分析中,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这一研究领域日趋活跃,将在土壤地理学及土壤资源相关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分析

      2014, 46(1):7-14.

      摘要 (1614) HTML (0) PDF 305.06 K (3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双重目标,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基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高值农业的原则,从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发展对策主要包括: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制定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财政补贴;立足各地农情,大力发展区域低碳农业适应性体系;推广低成本低碳农业适应性技术,发展农村低碳农业合作组织;优化低碳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提高公众低碳农业认知意识。

    • 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2014, 46(1):15-22.

      摘要 (2049) HTML (0) PDF 243.56 K (8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理加权回归((GWR))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空间局部回归技术。它是将数据的空间位置嵌入线性回归模型中,以此来探测空间关系的非平稳性。在运用于空间数据分析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GWR的理论起源并描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存在的不足以及后来的扩展;然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GWR的应用状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文献调查;接着回顾了GWR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最后对该方法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目的是为我国土壤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同行了解和应用GWR提供参考。经过国内外研究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GWR方法已被证明是一个理论上较为成熟,能够应用到实际研究中的优秀空间统计学方法。因此,GWR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将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毒性效应分析

      2014, 46(1):23-28.

      摘要 (1643) HTML (0) PDF 244.63 K (3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抗生素已成为一种新型土壤环境污染源,为确切评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该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降解行为及毒理效应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与植物对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生物降解作用,旨在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 六氯苯在土壤中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

      2014, 46(1):29-34.

      摘要 (1590) HTML (0) PDF 231.38 K (3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六氯苯(HCB)是环境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土壤是 HCB 的主要贮存场所,研究土壤中 HCB的迁移转化规律对揭示其环境效应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综述了土壤中 HCB 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土壤中累积的 HCB 不断向大气挥发而造成空气污染;土壤对 HCB 的吸附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速率;HCB 通过多种化学键与土壤形成结合残留,暂时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厌氧条件下,HCB 可发生还原脱氯降解,使其毒性和持久性大大降低。本文最后展望了关于土壤中 HCB 迁移转化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14, 46(1):35-40.

      摘要 (1400) HTML (0) PDF 515.49 K (2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连续5年实施免耕与秸秆还田对农田潮土团聚体组成、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翻耕,常规翻耕+秸秆还田、免耕、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 >5 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提升,增加比例分别为16.62%、16.05%、44.23%;而免耕、免耕+秸秆还田能显著提升5 ~ 2 mm 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升比例分别为29.81% 和 64.28%,同时团聚体稳定率也有一定的提高;实施免耕能显著提高5 ~ 2、2 ~ 1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除常规翻耕+秸秆还田处理下2 ~ 1 mm粒级外,秸秆还田对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

    • 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酚类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014, 46(1):41-46.

      摘要 (1372) HTML (0) PDF 399.21 K (2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野外原位试验模拟氮沉降,研究其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林(CUL)、浙江桂(CIC)和罗浮栲林(CAF) 3种林分土壤多酚、单宁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每个林分设置对照(CK,0 kg/(hm2·a))、低氮(LN,30 kg/(hm2·a))和高氮(HN,100 kg/(hm2·a))3个处理。结果表明:针叶杉木林土壤多酚含量最高,单宁和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且均与另两个阔叶树种林分差异显著。杉木和罗浮栲林土壤多酚含量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浙江桂多酚受HN处理影响不大,仅LN处理显著降低49.4%。氮沉降主要表现为降低土壤单宁含量,LN处理分别显著降低杉木林、浙江桂和罗浮栲林单宁含量43.5%、70.0% 和79.5%;而HN处理仅降低阔叶林土壤单宁含量。然而,氮沉降增加土壤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LN处理分别显著增加杉木、浙江桂和罗浮栲林土壤可溶性糖48.8%、19.2% 和19.8%。各林分凋落物中多酚、单宁和可溶性糖含量受氮沉降的影响不显著。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土全磷反演研究

      2014, 46(1):47-52.

      摘要 (1535) HTML (0) PDF 540.24 K (27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PLSR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结合留一法交叉验证,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田以及直湖港小流域面上的水稻土土壤样本建立最优模型,研究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式对水稻土全磷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精度的影响,探索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的可行性;并结合简单相关系数法以及PLSR模型回归系数法分析了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的重要波段。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反演精度的影响不大;基于PLSR建立的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达0.85,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70,RPD为1.8,有较好的模型精度;440 ~ 740 nm为土壤全磷光谱反演的重要波段。利用PLSR对水稻土全磷进行光谱预测是可行的。

    • 土地利用和轮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2014, 46(1):53-59.

      摘要 (1334) HTML (0) PDF 296.28 K (2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和轮作方式对旱地红壤肥力的影响对提高红壤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桃源县的林地、大豆-油菜轮作、玉米-休闲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林地、农地土壤及农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的pH、有机碳、速效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纤维素酶、酸性磷酸酶、转化酶、蛋白酶)均显著高于农地土壤;大豆-油菜轮作土壤的pH、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其微生物熵在大多数情况下高于玉米-休闲轮作,但轮作处理对各酶活性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与不同酶对由不同利用和轮作方式导致的土壤性质差异的敏感性不同所致。土壤有机碳和pH与各生物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维持土壤的生化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 粤北某矿下游农用地花生种植的重金属风险

      2014, 46(1):60-65.

      摘要 (1246) HTML (0) PDF 1.05 M (2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粤北矿尾矿库附近及下游酸性废水影响下的农用地种植的花生及其根部土壤和灌溉河水样品中4种重金属Cr、Cu、Pb、Zn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单因子污染评价法、生物富集系数法和THQ健康风险评价法,探讨4种重金属对灌溉河水、农用地土壤、种植花生的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程度。结果显示,研究区河水及根土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以Cr最低,其次是Pb,最高为Cu、Zn,但种植花生的健康风险Cr却最高,Cu、Zn其次,Pb则最低。花生仁对Pb的富集不明显,但也具有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总体来说,该地区种植花生的重金属风险Cr、Cu、Zn偏高、Pb不明显,该结果可为该区域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两个水稻品种富硒特性比较研究

      2014, 46(1):66-69.

      摘要 (1390) HTML (0) PDF 241.44 K (2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前期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富硒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捷丰优629和谷丰优8312为材料,采集硒含量不同的稻田土壤,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两个水稻品种对土壤硒的吸收、分配及其糙米和精米中无机硒与有机硒含量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植株的硒累积量、糙米和精米的硒含量与有机硒含量都是高硒土壤极显著高于低硒土壤,表明高硒土壤有利于稻米硒的累积与有机硒的合成,因此生产优质富硒大米最好选择硒含量较高的稻田土壤。无论在高硒土壤还是低硒土壤上,捷丰优629植株中硒累积量和籽粒中硒累积量与谷丰优8312的差异都不显著,但捷丰优629的糙米和精米中硒含量以及有机硒含量都极显著高于谷丰优8312,表明捷丰优629吸收的硒易分配到可食用部位(糙米和精米),而且其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能力较强,因此综合比较来看捷丰优629富硒特性优于谷丰优8312。

    • 蚓粪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2014, 46(1):70-75.

      摘要 (1346) HTML (0) PDF 284.71 K (2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将不同比例的蚓粪(0,5%,10% 和20%)施用于菜园土,研究玉米种植期间蚓粪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蚓粪比例的增加,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增强((P<0.05)),其中20% 蚓粪处理上述各指标含量和活性均为最高水平。与对照相比,蚓粪处理土壤的呼吸速率明显较高,特别是5% 的蚓粪处理((P<0.05))。另外,与对照相比,蚓粪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代谢熵差异不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溶解性碳、碱解氮、速效磷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和5% 的蚓粪处理相比,10% 和20% 蚓粪处理综合生物学特征差异显著,生物学综合质量较高((P<0.05))。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生产蚓粪,并选择适宜的蚓粪比例培肥土壤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对施肥模式的响应

      2014, 46(1):76-82.

      摘要 (1301) HTML (0) PDF 257.21 K (2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点土壤(0 ~ 15 cm)的农田杂草种子库大小、物种组成等特征进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探讨了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对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该试验地杂草土壤种子库主要以大豆种植季杂草种子为主,施氮肥的处理区杂草种子库密度极显著大于未施氮肥的处理区(P<0.01);施肥明显降低杂草种类数,尤其是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大;PCA结果表明施肥模式引起土壤磷素含量的差异是影响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的最重要因子,而土壤氮、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产生影响;CCA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杂草种子对施肥模式的响应不同,不同种类的杂草适宜生长在不同的施肥区。本研究认为杂草的适应与竞争机制导致不同种类的杂草对施肥模式的响应不同,同一种杂草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种子的密度差异明显,影响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密度,最终形成各物种组合的杂草群落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最大程度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

    • 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4, 46(1):83-87.

      摘要 (1180) HTML (0) PDF 165.25 K (2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条件下,农民传统施肥和不施肥均会造成黄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合理施肥能够相对减小产量的降幅,提高黄瓜的品质。随着设施黄瓜连作年限的延长,农民传统施肥黄瓜产量、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减施氮磷肥、增施钾肥有机肥及优化施肥黄瓜产量降低,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升高,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综合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优化施肥效果最佳,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产量降幅减小74.7% ,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分别提高39.6%、17.7%、29.3%、53.0%、20.7%,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20.6%。

    • 不同浓度硒肥对籼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2014, 46(1):88-93.

      摘要 (1255) HTML (0) PDF 302.73 K (2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展富硒水稻经济效益显著。为了进一步理解籼稻组合富硒能力和产量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安康市农科所选育的优势较好的籼稻后代组合(MR、ME、MI、ML)为材料,在苗期、孕穗期和齐穗期连续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结果表明:随着硒肥浓度增加,4个籼稻材料硒含量均出现快速增长,但后期增速减缓,富硒能力依次为:ML>MR>ME>MI;产量随着硒肥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是浓度过高,产量则下降,在最适硒肥浓度下,籼稻产量大小依次为:MR>ML>MI>ME。因此,籼稻后代材料MR和ML富硒能力较好,可以作为后续育种工作的重点材料。

    • 施用沼液对水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4, 46(1):94-99.

      摘要 (1461) HTML (0) PDF 261.29 K (2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沼液在水生蔬菜上的施用效果,通过设置0、25%、50% 和75% 不同比例沼液氮素替代化肥氮素田间试验,研究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水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而为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沼液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分别为25%、50% 和75% 时,水芹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6.1%、66.7% 和44.4%,其中沼液替代比例为50% 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2 541 kg/hm2。与单施化肥相比,沼液替代化肥各处理水芹茎和叶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Vc、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可溶性糖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沼液替代化肥各处理水芹茎部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6.3%、31.9% 和18.6%。沼液替代化肥施用于水芹,可有效促进水芹生长,提高水芹产量,并能适当改善水芹品质,降低硝酸盐含量;沼液替代化肥的比例以50% 左右为宜。

    • 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特征分析

      2014, 46(1):100-106.

      摘要 (1841) HTML (0) PDF 556.59 K (2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大入秦工程实施以来,秦王川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秦王川灌区不同时空下的农田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秦王川盆地农田土壤八大离子中,阴离子以SO42- 浓度最高,CO32- 浓度最低,几乎为零,阳离子以Na+ 浓度最高,K+ 浓度最低,主要盐分包括Na2SO4、CaSO4、NaHCO3和Ca(HCO3)2等;土壤中不同盐分离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体现了盐分的沉积学特征以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化关系;土壤的盐分含量在各种因素(灌溉、蒸发、降水以及人为耕作等)影响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可能会在某一时间点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会被新的因素的加入而打破。

    • 冻融对黑土中氧化铁形态及其活性的影响

      2014, 46(1):107-110.

      摘要 (1265) HTML (0) PDF 296.42 K (2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东北地区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温,室内模拟方法((-30℃?冻结24 h、20℃?融化24 h,作为一个周期,共0、1、3、6、9,5个冻融交替梯度,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40%、70%、100%、120%))对比研究了冻融交替下土壤中不同形态氧化铁的含量及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冻融次数对游离氧化铁、无定形氧化铁和晶质氧化铁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游离氧化铁和晶质氧化铁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呈波动式的变化趋势。黑土氧化铁中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对冻融处理最为敏感,可以作为冻融处理对土壤氧化铁影响大小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冻融显著影响黑土氧化铁的活化度和晶胶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活化度和晶胶比均表现为波动式的变化趋势。

    •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抗冲性的最佳土壤结构指标研究

      2014, 46(1):111-118.

      摘要 (1393) HTML (0) PDF 653.43 K (2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原状土冲刷法和Le Bissonnais (LB)法中的快速湿润法((FW),对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和裸地5种样地的土壤抗冲系数、土壤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找出表达不同林分土壤抗冲性的最佳土壤结构指标。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间土壤抗冲系数((L·min/g)大小依次表现为:阔叶林((2.719)>针阔混交林((2.431)>灌木林((2.024)>裸地((1.595)>楠竹林((1.096),各林分土壤抗冲系数除楠竹林和裸地外均从表层到底层呈递减趋势;②对于表达土壤结构常用的4个指标,>0.2 mm团聚体累积量、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土壤分形维数((D)在表层((A层)土壤中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最优,阔叶林优于灌木林,楠竹林和裸地较差;③对土壤抗冲系数和4个土壤结构指标作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平均质量直径((MWD)被引入模型,在显著性水平为P<0.05的情形下,可以认为土壤抗冲系数与MWD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306 + 1.823x((R2 = 0.406,n = 19,P = 0.003),即在研究地区平均质量直径((MWD)可作为表达土壤抗冲性的最佳土壤结构指标。

    • 一株植物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花生的促生效应研究

      2014, 46(1):119-125.

      摘要 (1390) HTML (0) PDF 461.90 K (3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南京板桥镇自然条件下的潮土中,筛选出JX15菌株,具有较强分泌IAA的能力且性能稳定,20 h分泌IAA达到22.55 μg/ml,并兼具解磷能力。经形态观察、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的保守序列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GenBank登录号为JX424613。设置单因素试验对菌株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促进菌株JX15生长和增强分泌IAA的最佳培养条件基本一致,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 7 ~ 8,装液量为50 ml/250 ml,30℃ 摇床培养24 h;最佳碳、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和酵母粉。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花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JX15菌液的处理,花生植株较未接种菌液的处理其鲜重、株高、全氮、磷、钾及花生根系总长度、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有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AVC理论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管控

      2014, 46(1):126-133.

      摘要 (1556) HTML (0) PDF 2.21 M (3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农村居民点现状的正确认识和变动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合理调整村镇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本文以大同市南郊区农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利用AVC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采用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方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指标得分值,得到农村居民点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评价值和其适宜性综合值,并对研究区进行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将该理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结果更加优化和合理,验证了该理论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有益探索和科学支持。该研究从景观与旅游角度为土地利用分区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段测定土壤中的可提取总石油烃

      2014, 46(1):134-138.

      摘要 (1355) HTML (0) PDF 309.81 K (3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段分析土壤中可提取总石油烃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土壤中的总石油烃的检测范围是C8 (C7.6) ~ C34 (C34.01)。用索氏提取,柱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前处理,用C8 (C7.6),C10 (C10.1),C12 (C11.7),C16 (C15.5),C21 (C20.8),C34 (C34.01)标准品分别作为C8 ~ C10 (C7.6 ~ C10.1),>C10 ~ C12 (>C10.1 ~ C11.7),>C12 ~ C16 (>C11.7 ~ C15.5),>C16 ~ C21 (>C15.5 ~ C20.8),>C21 ~ C34 (>C20.8 ~ C34.01) 每段馏分的“替代物”定量,将C8 ~ C34之间所有波峰面积分段积分,以“替代物”的线性关系计算每段馏分的浓度。该方法的质控结果:脂肪烃:相关系数为0.990 3 ~ 0.999 8;最低检出限为0.011 ~ 0.373 ng/μl;回收率为50.3% ~ 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1.5% ~ 11.3%;芳香烃:相关系数为0.991 3 ~ 0.997 6;最低检出限为0.004 ~ 0.047 ng/μl;回收率为53.6% ~ 107.7%;相对标准偏差为3.2% ~ 12.2%。本方法检测结果能准确反映土壤的污染程度并有助于生物毒性计算。

    • 原子吸收测定土壤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2014, 46(1):139-144.

      摘要 (1183) HTML (0) PDF 253.48 K (2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评定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镍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以标准土壤样品(GSW 17401)为测试对象,通过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镍含量,对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和结果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样品消解前处理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其次。在测定中前处理和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 一种适合绿地土壤及改良材料pH测定的方法研究

      2014, 46(1):145-150.

      摘要 (1276) HTML (0) PDF 331.26 K (2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绿化快速发展,城市绿地土壤急需改良,不同改良材料不断涌现。pH作为土壤或改良材料必测指标其测定方法应统一。本文选取全国不同区域的土壤及不同的改良材料进行了饱和浸提法pH测定研究,并与传统的pH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浸提法和传统方法测定pH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饱和浸提法浸提用水中CO2以及放置时间对pH测定没有影响,因此该方法对城市绿地土壤和改良材料pH的测定具有适宜性。

    • 湘南和湘西烟田土壤系统分类及其与烤烟香型之间的关系

      2014, 46(1):151-157.

      摘要 (1438) HTML (0) PDF 218.13 K (2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条件对烟叶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也是和生产应用最紧密的单元。湖南是我国主要烤烟产区之一,本研究以湘南的江华和桂阳、湘西靖州、凤凰和桑植作为湖南的代表,通过35个典型优质烟田的土壤调查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①调查的湘南和湘西35个优质烟田土壤系统分类类型涉及到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4个土纲和相应的4个亚纲、9个土类、14个亚类,可以划分为17个土族和27个土系。②烤烟为浓香型风格的湘南烟田土壤以具有石灰性的复钙型水耕人为土为主,烤烟为浓偏中间香型风格的湘西烟田土壤没有石灰性,可以初步认为土壤的石灰性或碳酸钙以及有机质含量是形成烤烟浓香型风格的重要因素。

    • 不同质地土壤对烤烟地上部生长动态的影响

      2014, 46(1):158-164.

      摘要 (1274) HTML (0) PDF 380.36 K (2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质地土壤的烤烟叶片品质有差异,探明造成这种烟叶品质差异的烤烟地上部生长动态,可以为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烤烟栽培措施的提出和完善提供依据。2012年选取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黏土和壤土,以烤烟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砂质壤土处理的烤烟株高较大、茎围较小,地上部干重较小,地上部干重和叶片淀粉积累速率较低但积累时间长,叶片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色素降解速率较低;壤土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和叶片淀粉含量较高,干重积累速率较高而淀粉积累速率在生长前期较高;粉砂质黏土处理在生长初期叶片色素含量较高,但色素降解速率也高,成熟期叶片色素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在成熟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砂质壤土处理烤烟叶片的品质最好,粉砂质黏土烤烟叶片的品质不佳。烤烟在株高不超过120 cm,茎围不超过12 cm的前提下,地上部干重和叶片淀粉积累速率较低但积累时间较长,同时叶片色素含量在成熟期稍高有利于优质烤烟的形成。

    • 不同砂土和黏土比例对豫中烤烟质量特色的影响

      2014, 46(1):165-171.

      摘要 (1192) HTML (0) PDF 251.45 K (2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池栽方法,在河南宝丰研究了不同砂土、黏土比例对烤烟质量特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量在不同质地土壤上表现为砂质壤土(中质地)>黏壤土>黏土>砂质壤土(粗质地),2/3砂土+1/3黏土处理的烟草各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都最大,单叶重则表现为:2/3砂土+1/3黏土 > 1/3砂土?+ 2/3黏土>100%黏土>100%砂土;烟叶的外观质量、烟叶中化学成分的协调性、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及风格特征均以2/3砂土 + 1/3黏土处理最优。综合来说,2/3砂土 + 1/3黏土,土壤砂粒比例分别达到50%,粉粒比例达到30%,黏粒比例低于20% 最适宜烤烟质量及品质特征的形成。

    • 山东典型植烟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研究

      2014, 46(1):172-177.

      摘要 (1529) HTML (0) PDF 218.45 K (2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摸清山东典型植烟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分布情况,采集和分析了临朐、蒙阴、诸城、费县、五莲、莒县6个主要植烟县的烟田耕层和剖面土样。结果表明:①耕层土壤有效Fe和Mn含量丰富,有效Cu含量适中,有效Zn含量较低。②石灰性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相对较低。③有效态Fe、Mn和Zn主要为表层富集型,有效Cu垂直分布相对均匀。④土壤有效态Fe、Mn、Cu和Zn含量随pH升高而降低,随有机质增加而增加;pH是影响有效态Fe和Mn的重要因素,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态Cu和Zn的重要因素。

    • 土壤性质对烟草中镉富集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

      2014, 46(1):178-183.

      摘要 (1378) HTML (0) PDF 307.10 K (2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 15 个不同性质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性质对烟草中镉(Cd)富集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烟草中 Cd 的主要土壤因素依次为土壤 Cd 浓度、pH、有机质含量。酸性土壤中烟草对土壤 Cd 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外源 Cd 比土壤中原生 Cd 更容易被烟草吸收。土壤基本性质与烟草 Cd 浓度的数量关系为:Log [烟草Cd] = 3.04 + 1.212Log [土壤Cd] - 0.270pH - 0.264Log [OC],利用此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测烟草中 Cd 浓度。通过降低土壤中 Cd 的浓度或有效性,提高土壤 pH 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烟叶中 Cd 的浓度。

    • 云南主要葡萄种植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2014, 46(1):184-187.

      摘要 (1271) HTML (0) PDF 278.13 K (3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肥力状况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为了摸清云南省葡萄园目前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合理施料提供科学依据,在云南省4个葡萄主产区采集典型葡萄园0 ~ 40 cm土层的土样137个,并测定了其养分含量。根据测定数据并结合已有研究,讨论了云南省葡萄园土壤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养分建议分级指标。运用改进后的Nemerow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葡萄生产基地总体肥力水平较高,综合肥力指数为2.62,为Ⅰ级,达到肥沃级别;其中红河弥勒采样区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肥力指数为0.88,为 Ⅲ 级,整体肥力较低;综合肥力指数总体为:大理>云南省>文山>昆明>红河;全省来看,碱解氮、pH和有机质处于所有肥力指数较低水平,可通过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解决。

    • 氮钾配施对麦瓶草(面条菜)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4, 46(1):188-192.

      摘要 (1089) HTML (0) PDF 248.68 K (2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麦瓶草(面条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营养水平对面条菜生理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N3K2,N3:12 mmol/L,K2:5 mmol/L))、处理6(N2K3,N2:8 mmol/L,K3:7.5 mmol/L)的氮钾组合,面条菜单株产量较高,品质性状较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较强,确定其为最佳氮钾配施比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