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砷吸附解吸的影响

      2024, 56(6):1319-1325.DOI: 10.13758/j.cnki.tr.2024.06.020CSTR: 32214.14.tr202401230037

      关键词:钝化剂吸附解吸吸附动力学
      摘要 (33)HTML (590)PDF 551.63 K (333)收藏

      摘要:为筛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砷的高效钝化剂,通过批处理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生物质炭(MBC)、花生壳生物质炭(PBC)、凹凸棒石(ATP)和羟基磷灰石(HAP)4种钝化剂对土壤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钝化剂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砷的吸附量和吸附率(P<0.05),且HAP>ATP>PCB>MBC>对照。土壤对砷的等温吸附曲线更符合Langmuir方程(P<0.01)。不同钝化剂均增加了土壤砷的最大吸附量和结合强度,最大吸附量顺序为:ATP > PBC >MBC> HAP >对照。吸附‒解吸试验表明,土壤对砷的吸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Elovich方程(P<0.01),且HAP和ATP对土壤砷的吸附效果较好,但HAP对土壤砷的解吸量较ATP高25.0% ~ 86.3%,因此,从吸附解吸两方面综合考虑,ATP是土壤砷较好的钝化剂。

    • 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材料研究

      2023, 55(3):619-625.DOI: 10.13758/j.cnki.tr.2023.03.020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厂砷镉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铁盐铝基材料钝化
      摘要 (145)HTML (1424)PDF 782.67 K (1224)收藏

      摘要:为筛选适宜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砷(As)镉(Cd)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钝化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包含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铁盐、黏土矿物、铝基材料等材料的最优复配配方。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添加C1(黏土矿物+ TMT)、C2(钙镁磷肥+铁盐+沸石+ TMT)、C3(铁盐+铝基材料+TMT)三种钝化材料后,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酸浸提态As、Cd浓度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1.0% 的C3材料钝化重金属As、Cd效果最好,其中,酸浸提态As、Cd含量降低率最高可达96.95%、99.37%。通过Tessier法形态分析可知,C3钝化材料能使重金属As、Cd的形态从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慢慢向残渣态转化,起到同时钝化As、Cd的效果,降低As、Cd的迁移能力,从而降低冶炼厂周边As、Cd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

    • 不同调理剂对农田镉污染稳定效果及水稻吸收的影响

      2022, 54(3):572-578.DOI: 10.13758/j.cnki.tr.2022.03.018

      关键词:镉污染调理剂有效性淹水水稻
      摘要 (251)HTML (1251)PDF 513.31 K (1801)收藏

      摘要:采集浙江杭州郊区富春江沿岸镉(Cd)污染水稻土,选择前期试验筛选的对土壤Cd钝化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稻米Cd的4种调理剂,开展室内培养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探讨不同调理剂种类(袁梦YM、祝天峰ZTF、天象一号TX1、永清YQ)、用量(推荐用量、3倍推荐用量)和调理剂与生石灰配施对污染水稻土Cd的稳定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结果发现,添加调理剂能使土壤pH显著升高,落干条件下土壤pH增幅较淹水条件下更为明显;施用推荐用量调理剂,土壤硝酸铵提取态Cd显著下降,调理剂推荐用量+生石灰处理较调理剂推荐用量处理下降更为显著;总体上,同一调理剂3倍推荐用量处理下硝酸铵提取态Cd降幅更大,表明硝酸铵提取态Cd受土壤pH影响显著,且YM、TX1调理剂对硝酸铵提取态Cd的降低效果较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石灰和商品调理剂均可实现水稻稳产或增产,并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与调理剂施用后土壤Cd有效性降低相一致。含钙、能调节土壤pH并辅以有机质和养分的复合调理剂因兼具养分作用,对水稻稳产增产、糙米Cd含量降低更为有效。

    •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污染土壤中镉钝化效果的研究

      2022, 54(4):802-809.DOI: 10.13758/j.cnki.tr.2022.04.019

      关键词: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土壤钝化率
      摘要 (228)HTML (1218)PDF 4.45 M (2251)收藏

      摘要:为提高凹凸棒石(ATP)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性能,以ATP和水稻秸秆(稻秸)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制备了ATP占稻秸质量分别为25%(F-25)、50%(F-50)、75%(F-75)、100%(F-100)和125%(F-125)的ATP-稻秸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Cd)的钝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减少了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而增加了残渣态Cd的含量,其中,F-25分别使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Cd含量减少了14.11%、5.95% 和10.66%,而残渣态增加了29.15%。3% 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25或5% 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50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较好,钝化率分别为59.88% 和62.50%。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率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加,但15 d后,钝化率增加缓慢。综合考虑复合材料配比、修复材料添加量及钝化时间对土壤Cd钝化效果的影响并兼顾成本,在污染土壤Cd修复时,应优先考虑复合材料F-25并推荐3% 的添加量。

    • 农田土壤砷、镉协同钝化修复的研究进展

      2021, 53(4):692-699.DOI: 10.13758/j.cnki.tr.2021.04.004

      关键词:钝化修复污染土壤协同作用
      摘要 (550)HTML (1333)PDF 411.89 K (1953)收藏

      摘要:由于砷和镉的化学行为不同,为使用化学法实现农田土壤中两元素协同钝化修复增加了难度。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砷、镉协同钝化修复的材料和使用效果,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复合钝化剂和改性钝化剂。复合钝化剂在施加方式上略微复杂,但制备工艺较为简单,钝化效果比单一钝化剂更胜一筹;从钝化剂的性质上看,改性钝化剂效果好且施加量少,但其制备工艺比不改性钝化剂复杂,限制其大面积推广使用,因而简化改性材料的制备流程是砷、镉协同钝化修复的一大突破口。此外,文章从吸附、化学沉淀、络合、螯合作用等方面,归纳了砷、镉协同钝化的机理,并介绍了田间砷、镉协同钝化修复的案例;最后,对目前农田土壤砷、镉协同钝化修复研究提出了5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钝化剂的有效性、持久性、安全性、普适性和经济性,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如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钝化修复材料的普适性,重点关注钝化剂的施用量、持久性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污染土壤的模式化、规范化和规程化钝化修复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风化煤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汞的钝化修复

      2018, 50(5):981-988.DOI: 10.13758/j.cnki.tr.2018.05.018

      关键词:风化煤;Hg;吸附特性;生物可利用性;钝化
      摘要 (1163)HTML (0)PDF 1.83 M (2162)收藏

      摘要:风化煤钝化修复土壤主要是其活性官能团与重金属发生络合、鳌合等一系列反应,进而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可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本文系统研究了风化煤对重金属汞(Hg)的吸附特性及其对Hg在土壤中径向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风化煤对酸碱有一定的缓冲作用,pH对Hg的平衡吸附量影响不大,最大吸附量为8.19 mg/g,该吸附为吸热反应。风化煤对Hg的吸附作用采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较好,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土柱试验中风化煤用量为1、2、4、8 g时,淋溶液中Hg含量分别下降2.62、1.66、1.10、0.70 μg/g,风化煤的使用可以降低Hg从土壤向溶液的迁移。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风化煤对土壤中Hg迁移的阻控作用,其中添加风化煤黄壤中移栽30 d和70 d收获的白菜叶中Hg含量较未添加风化煤黄壤中下降了0.14 μg/kg和0.09 μg/kg;添加风化煤和外源Hg黄壤中Hg含量是未添加风化煤黄壤的2.4倍,而收获的30.70 d小白菜叶中Hg含量前者分别为0.53、0.82μg/kg,后者分别为0.35、0.48μg/kg,理论上可认为前者较后者分别下降了0.31、0.33 g/kg。可见,风化煤实现了对土壤中Hg的吸附、钝化,减缓了其生物可利用性,是一种廉价高效的环境友好型钝化剂。

    • 硅酸盐钝化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 49(3):446-452.DOI: 10.13758/j.cnki.tr.2017.03.004

      关键词:硅酸盐钝化剂;重金属;土壤修复;吸附;沉淀
      摘要 (2095)HTML (0)PDF 201.25 K (3648)收藏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是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黏土矿物、单硅酸盐及硅肥等硅酸盐钝化修复材料是重要的土壤重金属化学稳定剂。本文通过综述硅酸盐钝化剂的分类与特点,阐明了硅酸盐钝化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过程中的吸附、沉淀及植物-微生物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提出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农作物增产相结合,开发具有枸溶、缓释特性,对重金属具备吸附、沉淀与生物抑制功能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长效硅酸盐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7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