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些旱地土壤中锌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对我国19种旱地土壤中锌的形态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全锌中有55-90%为残留矿物态,5-35%为氧化铁结合态,1.5-8.0%为有机态;而碳酸盐结合态和交换态分别为<5%和<2%,酸性、中性土壤及石灰性土壤在锌的形态分配上有明显的差异;(2)土壤pH是影响交换态锌、松结有机态锌、紧结有机态锌,无定形铁结合态锌和晶形铁结合态锌含量的主要因子;(3)土壤地球化学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的顺序为:粘土矿物 > 氧化铁 > 有机质 > 氧化锰 > 碳酸盐。随着土壤pH增高,氧化铁对锌的富集能力逐渐增强;(4) 在自然土壤中,以交换态锌及松结有机态锌对有效锌的贡献最大。在石灰性土壤上,碳酸盐结合态锌也是有效锌的一个给源。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韩凤祥,胡霭堂,秦怀英,史瑞和.我国某些旱地土壤中锌的形态及其有效性[J].土壤,1990,22(6):302-306.[J]. Soils,1990,22(6):302-30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5-17
  • 出版日期: